蘇軾如何過七夕?懷友、送別、思鄉、團圓

時間:2023-08-17 16:52:39瀏覽次數:1361

明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局部)

蘇軾在不同的年份和地點,在七月七日都有寫七夕詩詞的習慣。他的七夕詩詞喜歡用鵲橋仙、菩薩蠻等詞牌,這些詞牌本來是用來寫男女情愛的,但蘇軾卻用它們來寫友情、親情、思鄉等主題,體現瞭他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突破。

他的七夕詩詞中有贈給孫覺、陳舜俞等友人的,有與蘇堅等友人互相應答的,也有寫夫妻團聚、永不分離的。

1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七日,蘇軾37歲,在杭州通判任上,當日,住在法喜寺,寺後有綠野亭,相傳為王安石所建,傍晚時分,蘇軾在亭中遙望吳興,作詩思念老友吳興太守孫覺(字莘老)。

宿餘杭法喜寺寺後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學士

徙倚秋原上,淒涼晚照中。

水流天不盡,人遠思何窮。

問諜知秦過,看山識禹功。

稻涼初吠蛤,柳老半書蟲。

荷背風翻白,蓮腮雨退紅。

追遊慰遲暮,覓句效兒童。

北望苕溪轉,遙憐震澤通。

烹魚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蘇軾望著吳興諸山,為啥想起瞭孫覺呢?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熙寧變法,1071年,蘇軾正是因為上書條陳新法弊病,激怒瞭王安石,蘇軾自請出京任職,才到杭州做瞭通判。更早的時候,1070年,言官孫覺已被貶知廣德軍,徙湖州(吳興)。當時太湖流域水災泛濫,蘇軾剛到杭州上任時,就被轉運司安排前往湖州考察修築堤堰的水利工程,因此見到瞭湖州知州孫覺。

蘇軾《瀟湘竹石圖》(局部)

孫覺是黃庭堅的嶽父,和蘇軾同年進士,他們在政治上觀點相近,《瀟湘竹石圖》就是蘇軾為孫覺畫的。蘇軾見到孫覺後贈送瞭一首詩:“嗟予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意思是二人都被外放,遠離朝堂已久,心灰意冷,不聞世事,今日相聚,如果誰談論時事,就要罰酒一杯。

不談時事,是因為不可談,也談之無用,還可能會擔上“妄議”的罪名。但蘇軾心裡是有怨氣的,他有一首七絕贈給孫覺:“天目山前綠浸裾,碧瀾堂上看銜艫。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太湖洪水泛濫,在天目山前,水已漫到浸濕瞭裙裾,在碧瀾堂上可以看人劃船,但蘇軾卻說,這些都與我無關,我隻是靜靜地、悠閑地看著水流入太湖。這就是一副擺爛的態度,對應瞭之前的詩句“耳冷心灰百不聞”。

王安石變法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興修水利,但蘇軾持不同意見,“謂主上好興水利,利少害多”,還增加百姓負擔。他的這種態度,也體現在瞭作品中。如1072年10月所作的《湯村開運鹽河雨督役》質疑開鹽運河,不恤百姓:“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鹽事星火急,誰能恤農耕”。“烏臺詩案”中,審查人員就搜羅出瞭相關詩句,如贈孫覺詩中的“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觀潮詩中的“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指控蘇軾譏諷朝廷水利難成。

這首七夕贈孫覺的詩也成為蘇軾譏諷朝廷大政方針的“罪證”,“水流天不盡”“秦過”“禹功”“北望苕溪轉,遙憐震澤(太湖)通”,其實還是隱晦涉及水利問題,蘇軾在禦史臺被審查時說此詩無譏諷之意,後來終是無奈招認瞭。

2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七月七日,蘇軾39歲,仍在杭州通判任上。當日,陳舜俞(字令舉)專程來杭州道別,蘇軾作《鵲橋仙·七夕》(緱山仙子)送陳舜俞。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首詞雖用鵲橋仙詞牌,卻不是寫男女情愛離別,而是以“緱山仙子”王子喬乘鶴飛仙的故事,抒寫朋友離別。蘇軾開解友人,別學“癡牛呆女”,而應超凡脫塵。“舉手謝、時人欲去”,仿佛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天風海雨”是追憶曾經一同泛舟遊玩的情景,朋友相逢,是前緣早已註定,如今別後,如風雨飄散,不知人在何處,讓人感慨。

陳舜俞與蘇軾交往甚篤,1070年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1074年王安石罷相,陳舜俞復出為官,這首送別詞就是寫於這一年。第二年王安石再次拜相,陳舜俞又被貶,便棄官隱居,1076年去世。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