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保護發展新農村“非遺灶頭畫”

時間:2023-11-07 11:31:05瀏覽次數:986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劍平)近日,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在豐義景區設立灶頭畫展示館,挖掘和發展以灶頭畫為代表的鄉土文化。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灶頭畫。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劍平/攝

海鹽縣非遺灶頭畫傳承人趙生波介紹,海鹽位於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民間一直有在灶臺創作畫的傳統習俗。以通元灶頭畫為例,具有色彩斑斕、造型誇張、裝飾性強等藝術特點,從形式上可分為圖案型、文字型和線條紋樣型三類。從內容上可分為:神像類,如天官、財神、和合、招財利市等;動物類,如龍、虎、羊、雞、鶴、鯉魚、喜鵲等;歷史故事(人物)類,如古城會、趙雲救阿鬥、嶽雲大戰陸文龍、麻姑上壽等;文字類,如福、祿、壽、喜、一本萬利、五谷豐登等。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灶頭畫。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劍平/攝

據最近一次調研顯示,通元鎮15個行政村(社區)僅有泥工師傅78人,參與砌灶頭畫的隻有29人,近3年共砌灶373座,平均每年砌灶124座、每人每年砌灶畫為4.8座。在江浙滬有名的灶畫傳承人代表趙祥松近3年共砌灶27座。真正掌握這門技藝最大的74歲,最小的47歲,平均年齡為56.3歲。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灶頭畫非物質文化進校園。通元鎮政府供圖

嘉興市把灶頭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強對灶頭畫的搶救與保護,進一步加大專業人員培訓力度,安排灶頭畫傳承人和從事基層文化工作的“兩員”(文化下派員、文化專管員)隊伍開展保護傳承培訓活動,組織灶頭畫非物質文化進校園,讓青少年瞭解傳統習俗和藝術,拓寬學生視野,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