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美術館: 帶觀眾沉浸式體驗傳統工藝之美

時間:2024-03-04 10:01:33瀏覽次數:711

▲  觀眾在蘇州美術館欣賞“樂享精粹沉浸式音樂會”

在今年的元宵佳節,蘇州美術館為觀眾奉上瞭一場“樂享精粹沉浸式音樂會”,觀眾在這裡可以做龍燈、品茶藝、賞民樂,享受一場流動的視聽盛宴。

鰲魚燈的制作技藝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時人們喜歡取其“跳龍門、登鰲頭”的吉祥寓意,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舉燈起舞的習俗。在美術館的花燈制作展示區,觀眾可以親自體驗制作鰲魚燈,花燈以竹子作骨,以彩佈作衣,燈頭如龍,燈身如魚,輕搖手柄,魚身便跟著舞動,活靈活現。這種親自體驗、身心沉浸的參觀方式贏得瞭觀眾的喜愛。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蘇州璀璨奪目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孕育瞭獨具特色的工藝美術,聞名遐邇。2024年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蘇州“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稱號10周年。蘇州美術館近日推出“龍年新春工藝美術特展(桃花塢木刻·蘇繡·虎丘泥人)三寶獻禮”展,以展示傳統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

該展共展出308組展品,涵蓋各時期桃花塢木刻145組、蘇繡創新作品58組、蘇州泥塑虎丘泥人105組。其中75組清康乾時期“姑蘇版”桃花塢木刻與105組293個人物的虎丘泥人精品,為國內首次集中展示,盡顯蘇州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

“早在2023年7月,蘇州美術館就開始籌備策劃此次特展,基於對館藏的研究和梳理,我們希望從學術的高度和深入的體驗兩個維度來呈現蘇州工藝美術。”楊藝表示。

桃花塢木版年畫是蘇州美術館的館藏特色。步入展廳,觀眾可以從一幅幅畫面儒雅、色彩清秀的木版年畫中感受到溫潤含蓄的江南文化。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次展出的桃花塢木版年畫,以康乾盛世“蘇州版”為重點,展示清前期至太平天國戰爭前的蘇州木版年畫精品,風格多樣,精美絕倫。

光彩奪目的蘇繡作品則展現瞭蘇繡藝人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在針法、技法、材料和形式方面進行的探索創新。如由蘇繡國傢級非遺傳承人張美芳與著名物理學傢李政道合作的科技創新繡品《金核子對撞科學圖像》展現瞭傳統蘇繡的現代表達。作品使用瞭一種截面呈三角形的“異形絲”材料,通過將“異形絲”與真絲結合繡制,能使作品的刺繡線條產生強烈的折光感,有極強的立體效果。玫紅色、紫色、金色等多彩絲線將金核子對撞爆發的強大沖擊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以創新的理念解鎖瞭蘇繡的無限可能。此外還有與吳冠中合作的彩墨畫創新繡品、與常沙娜合作的敦煌專題繡品,以及五代宋元明清古代書畫等繡品,也極具藝術魅力。

具有千年歷史的蘇州虎丘泥人,在宋代曾被譽為彩色泥塑“天下第一”。本次虎丘泥人展以“尋跡虎丘泥人一千年”為主線,由多位泥塑國傢級、省級和市級傳承人采用古法制作,刻畫瞭293個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戲劇人物,一顰一笑間皆是蘇州的風土人情。多位傳承人還特意復制出在蘇州瑞光寺發現的北宋彩繪描金泥質觀音立像、顧炎武塑真像等傳世泥人精品,串聯起穿越千古的虎丘泥人遺珍。

在介紹復制清末時期《邯鄲記》昆劇作品的泥人時,蘇州市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代表性傳承人陸招妹說:“戲文題材是蘇州泥人比較典型的題材。這件作品色彩典雅細膩,尺寸大約在11.5厘米。”她表示,手藝人通過復制傳統再作新設計,兩者進行銜接,是對蘇州泥人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此次展覽吸引瞭大批觀眾前來“打卡”。吸引他們的一方面是精彩紛呈的傳統工藝,另一方面還有專業的導覽、生動的非遺展示展演和豐富的公教活動。為瞭讓觀眾更好地參觀體驗,蘇州美術館進行瞭28場志願講解和12場非遺項目展演、體驗活動,使觀眾對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為瞭保證導覽的專業性,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組建瞭一支由工作人員構成的志願者團隊按照講解時段為觀眾服務。蘇州美術館管理部副部長吳霞靚在帶領觀眾觀展時,深入講解每一件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她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大傢更深入地感受非遺魅力,瞭解和珍視傳統文化。

“蘇州美術館沒有固定的專職講解員,我們每做一個特展都由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經過學習研究後進行專業講解。此次特展,我們對講解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不光是美術館,整個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都參與進來。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徐惠帶頭學習編制講解材料,不同崗位的同事本著對文化的熱愛報名參加講解。”楊藝說,這種專業講解特別受歡迎,每場活動講解員都會被觀眾層層圍住,從頭聽到尾。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