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迎:音樂與書法,兼具時間性和空間性

時間:2023-07-13 09:31:45瀏覽次數:1136

65年過去,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已經是很久遠的事瞭。當年19歲的青年才俊劉詩昆在那場比賽中勇奪亞軍,年少成名,一舉天下知。時光荏苒,劉詩昆雖已耄耋之年,但依然保持著長青不衰的藝術活力。如今,他重臨故地,身份變為大賽評委。

6月19日,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恢弘的大音樂廳內座無虛席。舞臺中央,84歲的中國鋼琴傢劉詩昆坐在鋼琴前,在交響樂團的協作下,奏響鋼琴協奏曲《黃河》第二樂章《黃河頌》。

這晚,第17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在莫斯科開幕。劉詩昆受邀擔當本屆比賽評委,並在開幕式上演奏。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琴聲清亮如珍珠灑落冰面,一曲終瞭,觀眾席掌聲雷動。鞠躬,致謝,劉詩昆再次坐下,獨奏一曲《我的祖國》。蕩氣回腸的鋼琴曲令觀眾屏住呼吸,為之動容。

四年一度的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被譽為“古典音樂界的奧林匹克”。“第一屆比賽的舉行轟動瞭全世界,當時我才剛滿19歲,是最年輕的參賽選手。”1958年,劉詩昆參加瞭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獲得第二名。

劉詩昆不僅見證瞭中俄兩國音樂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更始終親力親為,推動交流。7月1日,劉詩昆還將帶領中國音樂傢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音樂會,把更多優秀中國音樂傢介紹給俄羅斯聽眾。

他是中國鋼琴界的“一代男神”、名副其實的鋼琴大師。歷經滄海橫流的年代,一生波瀾起伏、遏浪前行,卻始終淡定溫厚、初心不改。榮耀加身時,寵辱不驚;遭遇迫害時,行苦志堅;人生安定時,不矜不伐。在長達半個多世紀中,劉詩昆鋼琴演奏水準經久不減,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長久不衰,被稱為“長青的藝術傢”。

對於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蜚聲國際,折桂國際鋼琴比賽大獎,為中國贏得至尊榮譽的父親,1964年出生的劉曉迎,更多的往昔回憶不是父親的榮譽加身,而是父親對自己在音樂學習上的言傳身教、諄諄引導。盡管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的劉曉迎負笈日本、遊學北美,但劉曉迎最終卻在舅父葉選寧的潛移默化中,走上瞭一條探索書法之境的道路。

長於音樂世傢而徜徉書法世界,翰墨飄香肇始於音韻傳情,音樂和書法那千絲萬縷的聯系,始終像血脈一樣汩汩流淌在劉曉迎的心靈間。

劉曉迎深深體味到,書法屬於視覺藝術,音樂屬於聽覺藝術,但又同為中國文化精神的本體象征,有著美學共性。追溯歷史,中國早期藝術史的基本審美特征之一就是中國書法和音樂的融合。書法傳承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和精神,禮樂文化也曾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他們在文化中相互交錯影響。

關於書法與音樂的關聯,劉曉迎認為:從時空關系來說,音樂和書法都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的特性,但有所側重。

書法是可視的藝術、它用毛筆在紙張等載體上的造型、佈白、構建章法,都體現瞭其空間特征。與此同時,創作書法的全程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起承轉合、俯仰向背的節奏得以實現都以時間性為表現,使書法藝術又兼具時間性特征。書法傢沃興華認為書法“有瞭運動的感覺,就開始有瞭時間因素”。因此,我們說書法藝術是空間性與時間性兼備的藝術。

關於音樂的時間性,少年時代學習音樂的劉曉迎體會到,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運動展開的節奏和旋律中體現的,由於書法和音樂的運動節奏和韻律在精神內核上是貫通的,那麼通過運動表現和記錄的時間性也是貫通的。

而音樂的空間感更加抽象,劉曉迎認為,它由心理的空間維度來體現。音樂的所有要素音高、音程、力度、速度、音色、節奏均被記錄於二維平面並表現出來,演奏者讀取這些元素並加以表現,因此對於聽眾與奏者來說接收到的藝術維度是不同的——聽眾接收到一維的音樂,奏者接收到二維的樂譜,但他們接收的又是同樣的音樂藝術,兩者必統一於一個場景,即具備空間感的場景。音樂帶來的空間感是由聽覺引起的人思維上的共鳴與聯想產生的心理空間。

音樂中有書法,書法中有音樂,相互啟發,擴大瞭各自的外延,豐富瞭內容和形式。“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劉曉迎說,這是他深刻的藝術體會,也將是他追求的最終目標。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