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大戲院董事長富博洋:戲曲藝術是小眾也是大雅

時間:2021-07-14 15:32:55瀏覽次數:1386

老北京人為什麼對“吉祥”有情懷呢?在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當時北京沒有現在這麼大,出瞭三環就是農村。在我小時候,三環路是1989年開始修的,到1990年才通城,當時的二環路,出瞭陶然亭橋就是菜地,東直門外就是墳地,沒有現在的國貿,國貿那時候叫大北窯,全是磚窯和窯坑。那時候北京有兩條非常繁華的夜市,一個在東安市場,也就是吉祥戲院所在地,老百姓都在那兒買賣。還有一條就是現在的隆福寺,那塊兒也是最繁華的地帶。吉祥戲院蓋在這兒,第一位置好,屬於商業區;第二,就是它的設施、硬件在當時是最豪華和先進的。那會老戲院子看戲,都會有茶桌,茶桌有一面是背靠舞臺的,叫回頭看戲,隻有吉祥是把所有的條案都調到面沖舞臺,進行瞭一個深度的改革和改良。硬件也是最好的,能坐上千個座位,現在北京能坐上千人的劇場也不多。

中華網:梅蘭芳先生當年最鐘愛這傢戲院,他和吉祥戲院的淵源是什麼?

富博洋:聊梅先生和吉祥戲院的淵源,我還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從10歲開始學京劇,19歲畢業分配到梅蘭芳京劇團,在梅劇團工作瞭15年,27歲成為梅蘭芳京劇團的副團長。當時梅葆玖老師是團長,我貼身跟隨梅葆玖老師工作瞭15年。當時梅葆玖老師在全世界所有的演出,都是我去打前站,因此有機會和他聊梅蘭芳先生的故事。

梅蘭芳先生為什麼和吉祥戲院會有這麼深的情愫呢?是因為當時吉祥戲院是梅蘭芳京劇團的團部所在,梅派藝術的發展過程和吉祥園、吉祥茶園、吉祥院、吉祥大戲院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梅蘭芳先生從小登臺,8歲開始學戲,10歲登臺獻藝,到瞭後期跟很多名傢,包括譚鑫培先生等合作,到創作《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實際上,很多新戲的創排和首演都在吉祥戲院,比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黛玉葬花》,也包括時裝戲的代表《一縷麻》等,梅先生這麼多輝煌的創作首演和排演都是在吉祥戲院。

梅蘭芳在《嫦娥奔月》飾嫦娥

《一縷麻》戲報

到梅葆玖老師,他當時就在“吉祥”上班,傢就在“吉祥”邊上,吉祥戲院見證瞭他的成長,去世的時候也是從這走的。當時梅葆玖老師為吉祥新建進行瞭很多的呼籲,每年都會在兩會提議案,很多歌唱傢都聯名支持梅葆玖老師。我之前一直在梅劇團,冥冥之中被派到“吉祥”來工作,我覺得這也是我和梅傢的一種情懷和緣分。

梅蘭芳先生和幼年梅葆玖

梅蘭芳先生和梅葆玖先生戲照

中華網:1993年,吉祥戲院隨著王府井東安市場的改造和擴建被拆除,當時的情景是什麼樣的?

富博洋:“吉祥”在北京人,乃至全國院團眾多人心目中的位置很高。那會,所有的地方戲,比如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天津、上海等,隻要到北京演出,都搶著要到“吉祥”來,當時“吉祥”很大,硬件條件非常好,就相當於現在的國傢大劇院。

我從小就跟吉祥戲院有著很深的淵源,拆遷的情景我歷歷在目,那時我還在北京戲校上學,記得很清楚,在臨拆前的幾場,我就在吉祥演出瞭,我們演的是《戰金山》。“吉祥”的最後一場演出是天津市曲藝團,由京韻大鼓泰鬥駱玉笙先生進行最後的壓軸演出,演出的是《醜末寅初》《重整河山待後生》。散場後,觀眾久久不肯離去。至此,輝煌瞭八十餘載的吉祥戲院落下帷幕。

1993年吉祥戲院拆遷改造前的最後一場演出,大鼓一代宗師“小彩舞”駱玉笙先生特意從天津趕來參加,十分珍惜和留戀在吉祥戲院的舞臺時光。

“小而精,雅而美”

搭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

中華網:重張的吉祥大戲院發展定位是什麼?

富博洋:新吉祥的主要的定位還是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京劇藝術為龍頭、為主流,帶領各戲曲藝術,如昆曲、梆子等,也包括曲藝類共同發展。包含但不限於京劇等戲曲藝術,所有優秀的傳統文化,都可以囊括進來,把吉祥大戲院打造成一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推廣和普及培訓的教育研學基地。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