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榮:京劇是貫穿一生的夢

時間:2021-08-03 10:40:31瀏覽次數:1406

劉秀榮曾回憶說,自己那會兒高興得都傻瞭。“那天說的戲叫《珍珠烈火旗》,恩師先帶著我們唱三遍,然後叫我們四個挨個唱。”在三位師姐唱的時候,劉秀榮就盯著王瑤卿手裡打拍子的戒方,揣摩唱腔何時該快何時該慢,同時暗暗記下王瑤卿點撥師姐們的話。

輪到劉秀榮,她依照王瑤卿手裡紅木頭的節拍,一字不漏地把那一段曲子唱完瞭。王瑤卿大加贊賞:“別看她在一邊不言語,她心裡有數兒,我要求的勁頭,她都唱出來瞭,我糾正你們三個的地方兒,她都註意瞭,這孩子真機靈,真是個‘鬼妞兒’。”自此以後,王瑤卿基本再沒叫過她的本名。他很喜歡“鬼妞兒”的機靈勁兒,但也沒有因此放松對劉秀榮的要求,王瑤卿說:“‘鬼’勁兒還得加上刻苦勁兒才成呢!”

劉秀榮天賦極好,別人是將勤補拙,她則是勤巧互長,每天要練4遍功,把師父教的都要做到才肯停歇。王瑤卿也是逢人便誇:“這孩子像塊玉,怎麼雕怎麼是。”據劉秀榮生前回憶,當時她不僅學青衣還學刀馬旦、花旦、閨門旦,甚至潑辣的旦戲。全面的教學劇目,讓劉秀榮掌握瞭旦角中幾乎所有細行的表演特性,當她在舞臺上真正成熟後,處理任何角色、塑造任何形象都可以相互吸收、從而豐富表現手段瞭。

《白蛇傳》登堂入室

1952年,文化部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之下,決定在北京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全國性的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此次會演規模空前,全國各大劇種的代表人物都收到邀請,如京劇界的梅蘭芳、周信芳、蓋叫天、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譚富英等,越劇界的袁雪芬、范瑞娟等,豫劇的常香玉、陳素貞等,川劇的楊友鶴、劉成基等,漢劇的陳伯華等,粵劇的紅線女等,聲勢浩大,眾星雲集。

為瞭展現新中國年青一代戲曲人才的教學成果,文化部決定戲曲實驗學校一同參加會演,這是唯一一個以學生身份參加會演的藝術表演團體。校領導討論決定以田漢先生整理改編的定本《白蛇傳》參加會演。

也正是這出劇目使“劉秀榮”這三個字成為新中國京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名字。

事實證明,推薦她的恩師王瑤卿並沒有看走眼。劉秀榮憑借《白蛇傳》一舉獲得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二等獎,成為新中國扮演“白娘子”的第一人,那年她隻有17歲。

周恩來總理頒獎和合影時親切問道:“小白蛇在哪裡啊?”劉秀榮趕忙跑過去,激動地蹲在周總理身邊,拍下瞭珍貴的照片。

在學校的歲月,劉秀榮師從王瑤卿,學到瞭《珍珠烈火旗》《棋盤山》《孔雀東南飛》《十三妹》《貂蟬》等40餘出王派經典劇目。此外,劉秀榮還被王瑤卿安排向蕭長華學習《拾玉鐲》,向蕭蓮芳和蕭盛萱學習《小上墳》,向葉盛蘭學瞭《木蘭從軍》,向章小山學瞭《貴妃醉酒》,向華慧麟學瞭《霸王別姬》,向荀令香學瞭《豆汁記》等。終於有一天,王瑤卿對劉秀榮說:“鬼妞兒呀,凡是臺上用得著的,我都給你說瞭。學會瞭擱在肚子裡餿不瞭,早晚都可能用得著。”

《穆桂英大戰洪州》薪火相傳

1949年至1966年是戲曲藝術電影創作的高峰期,1960年由劉秀榮與丈夫張春孝一同主演的《穆桂英大戰洪州》,代表瞭這一時期中國戲曲電影創作的水平。

“我一生得益於許多師長的扶持,又得到很多機遇。”劉秀榮生前表示。《穆桂英大戰洪州》在京劇《破洪州》的基礎上修改而成,導演崔嵬希望劉秀榮在電影中全面展示唱、念、做、打、舞的優勢。

劉秀榮倍感壓力,此前排演的戲都有名師親授,她以苦練領悟為主,不必自己創新。然而,能否有所創造是區別普通演員和藝術傢的重要標準。終於,劉秀榮通過分析人物,借鑒王瑤卿的革新精神,運用多方面表現手法,調動一切藝術手段,適時打破行當界限,將青衣、花旦、刀馬旦等表演藝術融為一體,最終塑造出一位感情豐富、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穆桂英形象,成就瞭永恒的經典。

在劉秀榮的京劇藝術生涯中,她多次出國訪問交流演出,弘揚國粹,還多次擔任梅花獎、戲曲電視大獎賽、國傢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全國性大賽評委。1991年,正值藝術巔峰期,56歲的劉秀榮卻令人意外地舉行瞭自己的紀念演出。淡出表演舞臺後,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導演與教學工作中。

在劉秀榮追思會上,國傢京劇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亞峰代表國傢京劇院黨委,向她致以崇高敬意:“作為黨培養的優秀文藝工作者,她積極踐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她不計名利堅守教學一線,竭盡所能為弟子和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堅持親身示范,把舞臺上實踐得出的真知和藝術的訣竅、手段、方法傾囊相授,讓她們少走彎路、掌握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