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繡出藏羌幸福畫卷

時間:2023-12-26 09:44:58瀏覽次數:1002

走進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的“藏羌織繡苑”,隻見數十名繡娘正飛針走線;傳習所裡,國傢級非遺傳承人楊華珍細心指導徒弟們制作《功夫熊貓》《三星堆青銅神樹》等刺繡作品。

楊華珍(左二)在汶川縣羌鋒村與學徒們討論羌繡技法。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楊華珍為香港賽馬會開發的“馬場有禮”手表。

  楊華珍羌繡作品《綠茶花》。

陳列室裡,楊華珍藏羌織繡代表作琳瑯滿目,編織腰帶、刺繡電腦包、吉祥四寶擺件等文創產品設計感十足。一幅繡滿絢麗花朵的作品格外引人註目。楊華珍說,這幅作品名叫《十二月花》,設計靈感源自當地羌寨的民歌。它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亮相,並被評為“天府旅遊名品”。

藏羌織繡,歷史悠久,圖案豐富,特色鮮明,是川西地區寶貴的文化遺產。年逾花甲的楊華珍,多年來致力於傳承發展藏羌織繡技藝,推動民族文化瑰寶登上國際舞臺。

帶著藏羌織繡走出大山

楊華珍出生在阿壩州小金縣一個藏羌族合居的小山村,爸爸是羌族人,媽媽是藏族人。媽媽和嫂子都有祖傳的藏羌織繡好手藝。楊華珍5歲時就嚷著要跟她們學刺繡,大人擔心繡花針刺破小手指,可楊華珍不怕,她用稚嫩的小手在圍裙、佈鞋、荷包上繡格桑花、羊角花、小樹葉。8歲那年,楊華珍給自己繡瞭一個有藏羌文化圖案的佈娃娃,引得同學和長輩嘖嘖誇贊。

課餘時光,楊華珍喜歡做女紅。牧牛放羊時,她隨身帶著針線和佈料,坐在草坪或山崗上埋頭刺繡。到瞭16歲,楊華珍已經在村裡村外小有名氣,哪傢有婚嫁喜事,都請她幫忙繡制服裝和飾品。

楊華珍上過大專,開過照相館,當過報社攝影記者,幾十年間,她對藏羌織繡的熱愛從未消減。她常去藏寨羌鄉拜訪老藝人,追溯藏羌織繡的歷史,學習傳統技藝。經過多年學習和實踐,楊華珍不僅掌握瞭嘉絨藏族毛、麻、棉編織技藝和挑花刺繡技藝,還能熟練運用多種羌繡技法。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生產自救成為災區人民的自覺行動。楊華珍在當地政府的倡導下,萌生瞭帶動村民發展藏羌織繡的念頭。2009年初,楊華珍辦理瞭退休手續,用3萬元積蓄註冊瞭“嘉絨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協會”,把汶川及周邊地區10多名喜愛藏羌織繡的老姐妹們動員起來,帶著針線和佈料走出大山,到省城成都尋找機會。

楊華珍選擇文化氛圍濃鬱的成都文殊坊作為工藝研發、制作和銷售點。白天,她帶領姐妹們跑市場;夜裡,挑燈制作產品。

“那些日子遇到的困難太多瞭,壓力很大!”楊華珍感嘆,“苦頭吃得再多,我們也沒有放棄。我堅信,藏羌織繡一定能走出大山,贏得更多人喜愛。”

楊華珍得到的第一筆大額訂單是為湖北一傢酒店制作床上用品和室內裝飾品。她以傢鄉的花鳥草木等作為紋樣,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楊華珍說:“每一針都不是隨性而為,山有山脈,水有水路,花有瓣,葉有紋,針法和走向都要遵從自然規律。”經過半年努力,她們完成瞭上百件織繡品。終於淘到瞭第一桶金,大傢欣喜若狂。

以非遺傳承促產業發展

2010年,隨著災後重建步伐加快,汶川縣把搶救和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擺到重要位置,在映秀鎮建立非遺產業園,邀請楊華珍的團隊入駐。楊華珍立即註冊瞭公司,帶領姐妹們來到映秀。當地政府持續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令楊華珍更加堅定瞭創業信心。

在楊華珍看來,藏羌織繡不僅是手藝,更是傳承千百年的文化。她靜下心來,對藏羌編織、挑花、刺繡工藝進行系統梳理。她發現,一些傳統針法現在很少有人使用,瀕臨失傳。“鉤繡是一種古老的刺繡技法,分為單鉤、雙鉤,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服飾上就有單雙鉤繡的紋飾。”楊華珍說。她帶著幾名徒弟到汶川縣、茂縣、理縣、黑水縣的傳統村寨中拜訪老藝人,廣泛收集資料。回到工坊,楊華珍對照藍本,用鉤繡針法繡出精美圖案。

盤金繡是嘉絨藏族刺繡工藝中極具特色的一種技法,用這種技法制作的繡品金光熠熠,牢固耐磨。楊華珍對瀕臨消失的盤金繡技法進行研究和傳承,制作瞭數幅盤金繡唐卡。2010年,她的作品《四臂觀音盤金繡》榮獲四川省第六屆少數民族藝術節文化博覽會金獎。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