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節目打開新的“閱讀”方式(深觀察)

時間:2023-09-06 10:27:51瀏覽次數:1135

《我在島嶼讀書》第二季劇照。

《典籍裡的中國》劇照。(本文配圖均來自網絡)

在真人秀中聽作傢聊人生和創作,在紀錄片中感受文學的魅力,在綜藝節目中獲得閱讀新知——近年來,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等以閱讀為主題的文化節目百花齊放,為觀眾獻上瞭一道道豐盛的文化知識盛宴。

這些文化節目憑借深厚的人文積淀、精良的制作水準,不僅在收視層面取得成功,也為觀眾提供瞭多種新的“閱讀”打開方式,拓展瞭閱讀的可能,助力全民閱讀蔚然成風。

豐富閱讀的形式

在觀看文化節目的過程中,觀眾可以開展什麼形式的閱讀?

書,是可以“演”的——

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借助360度沉浸式舞臺化場景,以舞臺戲劇、片段朗讀、影像圖文插播等形式,為觀眾呈現瞭《駱駝祥子》《三體》《月亮與六便士》《悲慘世界》等21部國內外經典著作。趙立新飾演的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王洛勇飾演的老年阿裡薩(《霍亂時期的愛情》)、高亞麟飾演的保羅(《頭號書迷》)等角色,給觀眾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讓人直呼意猶未盡。

書,也是可以“聽”的——

播出三季的節目《朗讀者》采用“訪談+閱讀+解析”的模式,帶給觀眾深度的情感共鳴。在《朗讀者》第三季“前奏曲”——“一平方米”朗讀亭72小時新媒體慢直播活動中,不僅有演員濮存昕、眼科醫生陶勇,還有大學生、退休幹警、消防員、醫護人員等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走進朗讀亭。3天時間裡,“一平方米”新媒體慢直播活動在各大平臺累計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1573萬,微博話題閱讀量9.8億。

連播五季的《見字如面》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總導演關正文認為,原本私密的傢書、情書、與友人書,具有真實性、個人角色和歷史帶入感。

書,還是可以“談”的——

今年6月15日,由今日頭條與江蘇衛視聯合出品的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第二季上線。節目中,觀眾可以看到4位書屋主理人——作傢餘華、蘇童,《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以及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葉子,與作傢莫言、阿來、馬伯庸、紫金陳、鄭執等13位飛行嘉賓對談讀書的意義,共話書中人生。截至8月中旬,第二季節目相關視頻在今日頭條站內總播放量超1億。

挖掘背後的故事

一部作品有著怎樣的創作背景,作者如何寫出動人心弦的內容?從作者筆尖流淌而出的文字,還要經過哪些工序才能最終走到讀者眼前?一部千年前的古籍,流傳至今需要經過一代代愛書人怎樣的努力?對於這些書籍之外的故事,文化節目帶來瞭更多補充。

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的評論區,不少觀眾留下瞭這樣的感慨:“這部紀錄片能夠喚起人們去讀書的沖動”“大傢應該知道這些幕後的人”“對書籍背後翻譯者、整理者的呈現,就是在重塑大眾對書籍、對閱讀的熱愛和敬畏”……該紀錄片將目光對準書籍背後的譯者、編輯、藏書人、出版人,以形形色色愛書人的經歷,為觀眾娓娓道來一個個與書相關的故事,點燃瞭人們的閱讀熱情。

廣受好評的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則通過時空對話的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手法,講述和演繹典籍在歷史長河中源起、流轉的故事。這檔節目讓很多不瞭解古籍的觀眾走近歷史典籍,瞭解它們的創作故事,體悟古人寫書的不易,感受一代代愛書人護書的艱辛和無私,進而生發出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

從手中的書,到書籍背後的故事,再到其所承載的文明,一個個別具匠心的文化節目以閱讀為起點,創新表現手法,讓書籍裡的文字“可視化”,故事“立體化”,釋放出更多文化內涵。

找到更多“同路人”

閱讀介質的演變催生瞭更加多元的閱讀方式。近日,上海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圖書類短視頻觀看頻率與傳統閱讀頻率存在互促互進關系。註重即時反饋和互動性的短視頻不僅提升瞭知識獲取的便捷性,還提升瞭人們進一步進行書面閱讀、深度學習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