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傢”從何處來 三秦大地尋源頭

時間:2023-12-12 09:59:01瀏覽次數:915

神木石峁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構成,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東亞地區已知面積最大的城址。作為一處超大型中心聚落,巨大的規模、多重的結構、宏大的建築、復雜的宗教遺存及大量精美遺物的發現,顯示出石峁城址的社會功能早已超出瞭一般性原始聚落,應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在石峁遺址內部,不同階層的建築和墓葬也體現出十分顯著的階級分化。權貴階層居住的區域——皇城臺位於城內核心,已經具備瞭早期‘宮城’的性質,不僅被內、外城所環繞,而且四周建有階梯狀護墻,氣勢巍峨。城墻全部用石塊在山峁之上壘築而成,超過20萬立方米的用石量,工程量巨大,顯示出統治集團具備對社會資源的控制和調動能力,能夠動員組織大量人力進行大規模設施建設。”陜西考古博物館工作人員馬一鳴介紹說。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立柱形石雕像(央廣網記者張偉攝)

據介紹,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通過古基因組研究發現,相比於中國其他現代人群,石峁人群與現代漢族人群尤其是和中國北方(以秦嶺—淮河為界)漢族人群之間母系遺傳聯系最緊密。這說明,與這些人群相比,石峁人群對現代北方漢族可能有更大的遺傳貢獻。

從陜西考古博物館出土的各類考古實證表明,5000多年前,陜西地區已從早期文明的萌芽逐步進入瞭區域文明的發展階段,作為多元文明百花齊放中最絢麗的一朵,在相互交流借鑒的過程中,孕育瞭後世周秦漢唐深厚的歷史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根主源。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陜西考古博物館館長孫周勇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陜西考古案例,講述中國考古千年醞釀、百年發展的歷程。我們從豐富的珍貴文物中可以看到考古學科的發展史,考古工作者如何通過地下文物的實物遺存,去不斷地豐富延伸歷史軸線,豐富歷史圖景的艱辛探索和努力,我們能夠看到如何用物質文化構建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基因圖庫。

陜西考古博物館土文物展示(央廣網記者張偉攝)

陜西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十四個朝代在此建都,留下大量豐富文物古跡,文化積淀深厚。陜西共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49058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98處,總量位居全國前列。三秦大地上,歷史遺珍星羅棋佈,無聲勝有聲,永續著千年文脈。

陜西在持續做好對楊官寨、石峁遺址等大遺址考古發掘研究的同時,著力提升以周原、秦雍城、秦咸陽城、漢唐長安城遺址為重點的都城考古,挖掘其中體現的中華文明基因,深入闡釋其傳統文化價值,使其成為社會共享中華文明的課堂,群眾可以參與的文明現場;推動長城國傢文化公園建設,同時結合國傢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打造以漢長安城遺址為代表的,具有遺產保護、文化體驗、特色景觀等功能的文化空間場所,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博物館”建設,讓陜西省的博物館成為全社會參與的“考古課堂、歷史講堂、文化殿堂”,積極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作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考古工作實證瞭陜西文物資源至高性、豐富性、完整性的特點,體現瞭陜西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年來,陜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緊抓文物保護,為文化遺產保護夯實傢底;以科學創新的思維活化利用文化遺產,賦予文物新的時代意義,照亮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未來圖景。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