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風俗,節日:元旦

時間:2023-12-25 08:54:32瀏覽次數:1645

元旦:世界節日,即公歷的1月1日

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傢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元旦”有許多稱謂,如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中國的“元旦”這一概念,歷來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春季一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冬季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規定春季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古代元旦的由來

一、中國古代的元旦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二、相傳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瞭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部落聯盟”的首領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瞭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瞭。”後來舜把帝位傳給瞭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瞭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農歷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

現代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瞭滿清的統治,建立瞭中華民國。為瞭“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並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正月一日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佈。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佈成立,孫中山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作為其就職誓詞的結尾。這就是新中國“元旦”的來歷。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為區別夏歷和公歷兩個新年,又鑒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夏歷正月初一的前後,因此便把夏歷正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歷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歷“元旦”為1949年所定。

元旦風俗文化

中國古代歷代皇朝都會在元旦那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現代習俗是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卜歲,歡聚團圓、遊樂賞花燈。

一、燃爆竹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而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獸,經常趁人不備襲擊人畜。

人們為瞭年獸,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裡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相傳此舉是為瞭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裡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瞭火藥後,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麼“山魈”瞭,但還是習慣在元旦,春節等大型節假日放鞭炮,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