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你都知道嗎?

時間:2024-04-03 13:39:01瀏覽次數:1497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根據節氣而定,一般是在公歷的4月5日。清明節與除、盂、九三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4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晴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 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民間傳說

冬至後一百零四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 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瞭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 晉文公下令禁火。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瞭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傢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瞭一塊肉,煮瞭一碗肉湯讓公子喝瞭,重耳漸漸恢復瞭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瞭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瞭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賞瞭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瞭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傢去瞭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瞭。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瞭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隻吃寒食。走時,他伐瞭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瞭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復活瞭!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老柳樹,像看見瞭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瞭一枝,編瞭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之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傢治理得很好。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傢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

溫馨提示

中國的節假日比較多,“清明節”是唯一一個不能說祝快樂的節日,清明是一個祭祀逝者、緬懷逝去親人、反思生命與生活的節日。拿詩人的話來講,叫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斷魂”一詞,形象與具體地描述瞭清明時節人們典型的心理特征。也因此,清明節並不是一個適宜於去祝福別人快樂或者幸福之類的節日。切記清明問候請謹慎!

古代清明節習俗

01上墳掃墓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瞭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到瞭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大傢印象最深的清明還是上小學的時候吧,學校會在清明當天組織學生為革命烈士掃墓,當時對於還是孩子的我們還是非常高興的,因為這天上午不需要上課。

02插柳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傢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瞭。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不過現在插柳的習俗已經很少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