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清明:春半花盛踏青時

時間:2023-03-01 13:54:48瀏覽次數:1269

《禦制耕織全圖》之二 清焦秉貞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清明前後,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更兼雨水充沛,正是農民耕種的好時節。故而民諺說:“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有一套《禦制耕織全圖》,是康熙年間焦秉貞奉詔以南宋樓璹《耕織圖》為底稿繪制而成。這套圖的前三幅依次為“浸種”“耕”和“耙耨”。根據“耕”中抄錄的樓璹詩句“東皋一犁雨,佈谷初催耕”,可以清楚知道,作品反映的正是清明谷雨時節的農事活動。

放風箏(中國畫)馮遠

在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是唯一一個被作為節日的節氣。這個傳統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古歷載,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為“寒食”。是日起,傢傢都要禁用舊火,隻吃冷食,直到新火降臨。這便是歷史悠久的寒食節。起初,寒食節禁火時間很長,至唐代已縮減為三日。寒食之後便是清明,唐時便將這一天定為迎取新火之日。唐代詩人韋莊就有“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之句。由此,清明便成瞭寒食節中的小節日。唐代是寒食節發展最為繁榮的時期。朝廷將其定為法定節假日,假期最長時一度達到七天,堪稱唐朝的“黃金周”。此時的寒食節,在保留前代禁火、冷食節俗的基礎上,還發展出瞭郊祭這一重要活動。與此同時,寒食節恰逢春暖花開、草長鶯飛之際,又兼長假閑暇,各種郊外踏青、遊藝娛樂活動也普及開來。直至北宋時期,寒食節仍是十分重要的官方節日。但到瞭南宋,由於經濟、政治、風俗等綜合原因,清明最終取代瞭寒食,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一方面,清明節摒棄瞭寒食節禁煙火、吃冷食的習俗,另一方面又延續瞭郊祭、踏青、遊藝等大部分活動。

【郊祭】

上墳掃墓、祭奠逝者是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有學者指出,早在唐代,由於寒食期間隻有到瞭清明日才能生火,所以人們為瞭方便焚燒紙錢,便多把祭祀活動放在清明這天。這大概是後人將掃墓與清明直接關聯的重要原因。

清明上河圖(局部)明 仇英 遼寧省博物館藏

清明上河圖(局部)明 仇英 遼寧省博物館藏

《黃州寒食詩帖》宋 蘇軾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畫傢張擇端的傳世巨作《清明上河圖》中,就有相關的節俗內容。歷史學傢周寶珠發現,在畫卷描繪的諸多店鋪中,有一個“王傢紙馬”鋪,店前沿街處擺放著精美的紙紮樓閣。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清明節”一章中記載:“都城人出郊……士庶填塞諸門,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孟氏所述正與繪畫內容相吻合,反映瞭宋代清明祭祀的傳統。此外,《清明上河圖》中還有一隊出行人物,其中二人抬轎,轎子上插著柳條。正好印證瞭清明戴柳、驅蟲辟邪的習俗。清明郊祭的節俗來源於寒食節,古人亦常將二者並稱。白居易就有詩曰:“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傢哭?”在今天留傳下來的書畫名作中,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最為感人至深。帖中二詩系蘇軾“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第三年的寒食節所作,其中一首雲:“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作者的不幸經歷、困頓處境遭遇到寒食清明的傷感氣氛,讓人讀罷不禁為之動容。綜觀此帖,詩書相濟,情真意切,不愧於“天下第三行書”的美譽。

至清代,清明掃墓的習俗早已深入人心。不過,清人的一組俗語圖畫卻耐人尋味。此畫曾載清末《圖畫日報》,全畫共兩幅:一幅畫兒女清明上墳掃墓,另一幅則表現日常孝敬父母。配文曰:“在生買點爹娘吃,寒食清明上啥墳。”圖文雖然直白,但道理卻意味深長。從古至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加諸多少子女後輩身上?若人人都能做到“在生買點爹娘吃”,清明之日的悲痛與遺憾或許就能減少幾分。

虢國夫人遊春圖(傳)唐 張萱 宋摹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