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繪本如星 綴滿童年的夢

時間:2024-01-02 13:56:17瀏覽次數:886

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灶王爺》《小年獸》,以市井民俗為題材的《團圓》《荷花鎮的早市》……近年來孕於中國文化、中式美學的繪本作品屢獲大獎,傳遞出本土原創力量的旺盛生命力。

正如童書評論人徐榕感嘆的那樣:“在感動和愉悅裡,在琳瑯和燦爛中,我們看到瞭作傢和畫傢真誠而勤懇的職責,看到瞭古老的文化依然照耀著遙遠的未來。”

2直抵孩子的內心世界

多次參與繪本獎項評選的《東方娃娃》雜志社總編輯餘麗瓊發現,近年來,讓人“眼前一亮”的原創繪本越來越多瞭。這位資深童書編輯的評判標準中,有一條最關鍵——要完全“回到童年”。“大傢能發現心裡的孩子瞭,都表達自己的童年感受,這是圖畫書創作最大的變化。”她談道。

具備童趣與哲思、符合兒童心理,是繪本真正“抵達”兒童內心世界的關鍵,這曾被視為國外繪本的顯著優勢。當前,國產原創作品在這一點上與國外的差距正在縮小。

青年兒童繪本作者馬鵬浩眼中的童心,是對周圍世界充滿一個個“小問號”。構思繪本故事時,他會特意回應這些問號,因為“要讓孩子們保持對世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那是他們珍貴的特質”。

繪本《一個仙桃沖上天》中,仙桃的太空之旅是真實存在還是仙桃的一個美夢?《桃花魚婆婆》中,因救人而飛下山崖的阿秀婆究竟去哪裡瞭?《小熊,快跑》的那隻小熊,在躥進竹林後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傢人?馬鵬浩喜歡把故事設計成開放式的結尾,留出讓孩子思維發散的空間。

每當和小讀者們交流,馬鵬浩總是非常享受地聽孩子們討論“留白”的故事、分享自己“續寫”的結尾。他從來不會把孩子們的暢想當成幼稚的想法,反而會加入討論,一起探索更多可能。也是在這種時候,馬鵬浩“仿佛回到瞭童年”。

“兒童繪本有它的特殊性。”劉江萍認為,與面向成人的繪畫不同,繪本貴在“童真”二字。“這個童真,指的是創作者賦予作品的一種純粹的心態。”她說,將孩子放在心中,讓表達真誠而自然,這是創作一部好繪本的前提。

青年繪本作者大吳(本名吳華超)相信,給孩子們創作的故事可以是充滿哲思的、回味悠長的。在繪本《散步》中,他設計瞭一位有好奇心的弟弟和一位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哥哥。散步時,弟弟每提出一個有想象力的想法,哥哥就會用相關的知識對這個想法加以否定。一個用好奇心理解世界,一個用經驗對事物進行判斷,兄弟二人的一問一答構成瞭鮮明對比。

在創作時,大吳把弟弟想象中的事物統統畫瞭出來。在這個故事裡,弟弟想象中的世界反而是真實的,他想讓孩子們認識到好奇心有多麼寶貴,丟掉好奇心是多麼可惜。

“我們每個人都曾是故事裡的‘弟弟’,太多的人卻成長為‘哥哥’瞭。”在這個故事裡,除瞭鼓勵孩子們盡情放飛想象,大吳還想提醒步履匆匆的大人不妨嘗試帶著一顆赤子之心,去探索人生的曠野。

3貼近真實經歷,啟迪生活智慧

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上海國際童書展上,《炒豆粉香噴噴》《穿蓬蓬裙的大人》等本土原創繪本成為展會的一大熱點。有書評分析,這類貼近鄉土、源於生活的繪本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原創繪本作品中。

在《去找奶奶的那一天》中,大吳結合自身的經歷,為小讀者講述瞭去醫院看望奶奶的故事。田裡的老牛、鄉間的小路,是不少去過農村的孩子熟悉的事物;奶奶的慈愛、主人公的思念,是許多和祖輩“隔輩親”的中國寶寶體會過的難以割舍的親情。

“本土的原創繪本未必要拘泥於標簽式的文化符號。”許多和大吳一樣的青年繪本作者逐漸認識到,原創繪本要立足中國孩子的童年生活、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本土的作者為本土的孩子創作故事,有著天然的優勢。”大吳說。

馬鵬浩有著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原創繪本會帶著作者本人的審美和情感取向。馬鵬浩小時候曾被燙傷,留下疤痕。他據此在故事裡創作出一個有傷口的蘋果,這個蘋果被果農扔下山,一路上它看到瞭那些被采摘走的完美蘋果不曾看到的風景。最後,它落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中,長成瞭一棵蘋果樹。

讀瞭這個故事,一位腿上有傷的小讀者穿上瞭自己一直不敢穿的裙子,一位聲音嘶啞的小讀者敢於在人前大聲說話瞭……每當聽到這樣的反饋,馬鵬浩都會為自己的故事又治愈瞭一位小讀者的童年而欣慰。把自己的成長體會和經歷映射到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故事裡,再通過故事去鼓勵和感染小讀者,青年繪本作者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創作,與孩子們互相成就。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