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考古打開新窗口

時間:2023-08-07 15:17:04瀏覽次數:1881

今年5月,國傢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在海南三亞發佈我國深海考古工作近期取得的重大進展。2022年10月,在我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現兩處古代沉船。圖為完成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第一次考古調查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2022年11月,長江口二號古船在“奮力”輪裝載下由橫沙碼頭出發,經過瞭近12小時的旅程,從長江吳淞口進入黃浦江,最終抵達位於上海楊浦濱江的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在此安下“新傢”。圖為“奮力”輪裝載著長江口二號古船進入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人員用高光譜成像掃描儀對文物進行光譜拍攝,以識別文物的材料和屬性。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日前,首屆考古科學大會在河北陽原召開。圖為與會嘉賓在位於陽原縣的泥河灣國傢考古遺址公園對石溝遺址地層及現場保存遺物進行學術考察。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中國考古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科技與考古如何深度融合?日前,考古科學大會在河北省張傢口市陽原縣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全國70餘傢考古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傢學者與會,不僅圍繞“考古科學”、“科技考古”、考古學理論建設等話題進行瞭討論,還就人類起源、深海考古等諸多考古學科的未來發展問題進行瞭探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科學技術正成為考古學前進發展的關鍵推動力。科技考古各領域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都有瞭長足的發展,形成瞭自身的理論話語研究體系,不斷提高著考古學的研究水平,擴展著考古學的研究外沿:考古年代學為中國考古時空框架的確立提供瞭年代標尺;環境考古通過對全新世氣候過程的分析探討瞭農業起源和文明起源的環境機制;人骨考古勾勒出古代中國各民族形成、發展和融合的歷史圖景;動物考古構建瞭中國主要傢養動物的起源及動物資源獲取、利用方式的框架;植物考古以大植物遺存研究為重點,形成瞭中國農業起源三條源流的科學認識;古DNA研究的前沿領域主要包括線粒體、核DNA在內的全基因組測序;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區分出沿海、農業區以及牧區的食性特征,討論生業經濟及社會階層;冶金考古重點關註西北地區本土化冶金技術與中原地區冶金技術的並行發展、交流及影響。各種科學研究手段深度介入田野調查、勘探、發掘、整理全過程考古工作,為解決重大學術課題起到瞭重要推進作用。

●多學科融合

更精確揭示古代遺存面貌

在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以古DNA為例,探討瞭考古領域的多學科融合。她表示,通過各種科學技術的運用,考古得以更精確地揭示古代遺存的面貌和特征,更廣泛提取考古遺存包含的多樣化信息。

在付巧妹看來,考古學研究從來不是一門學科的單打獨鬥,而是一個集多學科所長、交叉融合的研究領域。多學科的技術手段和理論方法,使中國考古正在全方位進行跨學科融合,而面向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等國際考古研究的前沿性課題,更使中國考古不斷延伸研究觸角、細化學科分支。

以古基因組學為例,作為考古學、人類學、生物信息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融合而產生的新方向,其最新的實驗技術和分析方法讓我們能夠從人類化石、骨骼遺骸或是曾經生活過的地層的沉積物裡提取到千年、萬年以至十幾萬年前人類的DNA,直接觀察到史前人群的遺傳成分,從而分析他們的演化過程和遺傳歷史,瞭解相關人群的親緣譜系和祖先來源。

付巧妹表示,我國在古基因組學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自2017年以來,通過創新關鍵技術、開展系統性研究,在我國以及東亞不同人群的形成特點、遷徙融合模式與環境適應性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突破性進展:如解碼東亞最古老現代人基因組——4萬年前的“田園洞人”基因組,揭示東亞史前人群的多樣性與遺傳歷史的復雜性;另辟蹊徑從青藏高原“土”中獲得東亞首個丹尼索瓦人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在東亞廣泛分佈等。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