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文明起源與發展研究新成果

時間:2023-12-04 09:55:26瀏覽次數:821

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地區文明起源與發展研究有哪些新成果?

  浙江杭州良渚遺址出土的龍首鐲。

  江蘇常州寺墩遺址發掘區航拍。

  湖北沙洋城河遺址出土的蛋殼彩陶杯。

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出土的代表性動物遺存。  

(本文配圖均由國傢文物局提供)

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有哪些新進展?長江中遊新石器時代先民對自然有怎樣的認知和改造……日前,國傢文物局發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通報瞭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遺址、江蘇常州寺墩遺址、湖北沙洋城河遺址、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4項考古最新進展。

“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研究,是中國考古學的重大命題。此次介紹的4個項目,是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地區文明起源與發展研究的傑出案例,生動展示瞭文明起源與發展歷史進程中,中國古代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國傢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說。

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遺址

反映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營建理念不斷成熟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其考古成果一直備受關註。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續開展良渚遺址核心區聚落考古和外圍水利系統研究,近年來取得瞭新突破。

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王寧遠介紹,良渚文化一般分為早、中、晚三期。良渚文化早期階段,通過對北村、南王廟等遺址的調查發掘,以及瑤山外圍等聚落結構新線索的分析,建立瞭前古城時代良渚遺址群聚落分佈的新認識。良渚中期階段,在良渚古城周邊新發現疑似水壩近20處,補充瞭對良渚中期外圍水利系統及良渚古城結構的認識。

“早期聚落建立在自然高地或者山頂上,形成多點式的聚落樣貌。到瞭距今約5000年這個時間點上,人工營建莫角山,建造瞭龐大的水利系統,最終形成瞭功能完備的良渚古城。在這個過程中,曾經發生過巨大的空間格局、聚落格局變化。”王寧遠說。

北村遺址位於莫角山以南3公裡,分南北兩部分,主體堆積屬良渚文化早期偏早階段。北村南地點可分為高、低兩級臺地,兩級臺地之間存在明顯的陡坡,推測為有意將高臺地的高等級居住區、墓葬與低臺地的平民居住區、墓葬相隔離,顯示出聚落內部明顯的社會分化現象。

新發現的近20處疑似水壩中有7處的碳十四年代皆距今約5000年,與已經公佈的11處水壩以及莫角山、反山開始營建的時間相同。塘山以北的石嶺頭、羊後山等壩體,及其附近的勞傢頭、高山上等土臺的發掘,證實塘山長堤上遊存在復雜的高壩結構,可能起到西水東調的功能。

相關專傢表示,上述發現表明,良渚遺址群經歷瞭利用山前地貌建設散點式聚落,到規劃建造水利系統、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構築帶有城墻、外郭的良渚古城等三個發展階段,反映瞭良渚人群的聚落管理和城市營建理念、信仰體系不斷成熟,顯示出良渚文化在我國新石器時代文明起源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江蘇常州寺墩遺址

為討論長江下遊區域文明發展模式提供新視角

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的寺墩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崧澤—良渚文化遺存為主體的中心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5500年—4500年。

“遺址以一處橢圓形土墩為中心,周圍分佈十餘處小型臺地,外圍有雙重水系環繞。2019年以來,南京博物院持續開展寺墩遺址考古工作,取得瞭重要成果。”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於成龍說。

寺墩遺址崧澤文化遺存分佈於墩北和墩東臺地,已發現墓葬區、疑似幹欄式建築遺跡、水井等遺存。其中墓葬共40座,位於墩北臺地北部與西部,疑似幹欄式建築遺跡位於墩北臺地東緣,水井位於墩東臺地,井內出土6件漆彩陶壺,以紅、黃、黑三彩繪制的編織紋卷尾鳥形象陶壺最為精美。

據於成龍介紹,良渚文化時期,寺墩遺址已形成以圓形土墩、周圍臺地和雙重水系環繞的聚落形態。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築而成,北坡發現一處石砌遺跡,可能做排水或護坡之用,墩頂發現多條紅燒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築;墩體北側發現多處良渚文化建築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遺跡。“墩東臺地位於內圈水系外側,分佈有兩處良渚文化貴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臺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形式刻劃符號的大口缸殘片,這是長江下遊良渚文化與海岱地區存在密切文化聯系的證據。”於成龍說。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