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文明起源與發展研究新成果

時間:2023-12-04 09:55:26瀏覽次數:822

相關專傢表示,寺墩遺址呈現出崧澤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時期的文化形態和聚落佈局的變遷,生動反映瞭太湖地區的史前社會復雜化進程,也為討論長江下遊區域文明發展模式提供瞭新視角。

湖北沙洋城河遺址

提供瞭探討長江中遊新石器時代文明進程的新證據

城河遺址位於湖北省沙洋縣後港鎮,地處漢江西側、長湖北岸,是新石器時代屈傢嶺—石傢河文化的一處重要城址,年代距今約5100年—45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等單位聯合在城河遺址北部、西部、王傢塝地點開展瞭系統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彭小軍說,“在城河遺址城外泊陽湖、鄧關臺地點發現瞭屈傢嶺文化時期人工堆築的水壩遺跡,初步探明遺跡橫跨城河支流河谷,可能用於攔截城河支流水資源,從而在水壩北部區域形成蓄水區;水資源可借助北部崗地的人工溝進入城內,實現城內旱季供水、澇季排水功能。在城內西部區域發現年代不晚於屈傢嶺文化時期的人工堆積,與城垣、水壩的堆積結構、性狀相似,其東西兩側還有平行的大型壕溝,不排除為早期城垣的可能性。”

此外,城外北部的王傢塝墓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傢嶺文化墓地,考古工作表明,古人先在此平整土地、營建墓地,並舉辦儀式活動,最終墓地南部逐漸演變為生產生活場所。

相關專傢表示,城河遺址反映瞭屈傢嶺文化人群通過建造一系列水利設施,調控古城用水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展現瞭長江中遊新石器時代古人對自然的認知和改造。同時,王傢塝墓地多種形制的墓葬反映瞭屈傢嶺文化社群結構的復雜性和社會分化現象,提供瞭探討長江中遊新石器時代文明進程的新證據。

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

深化對東南沿海地區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資源的認識

對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來說,2021年是一個重要時間點。這一年,該研究納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研究為核心,積極探尋南島語族起源的線索,目前已取得重要進展。

東南沿海是我國史前時代先民面向海洋、利用海洋資源的重要地區,也是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問題的重點地區。項目啟動後,已系統發掘瞭浙江井頭山遺址,福建平潭島西營、殼丘頭、東花丘和龜山遺址,海南灣仔頭和內角等遺址,初步構建瞭東南沿海與島嶼地區距今8300年—3000年的時空框架和社會結構。

距今約8300年—7800年的井頭山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豐富的泥蚶、海螺、牡蠣、海魚脊椎骨等遺物,提供瞭古人開發海洋資源的直接證據。距今約7300年—6500年的西營遺址為一處小型聚落,人骨分析顯示出生活在這裡的族群與中國南方、東南亞族群有較近的遺傳關系。殼丘頭遺址屬中型聚落,距今約6500年—5000年,遺址內居住區、餐食加工區、手工業區、垃圾傾倒區等功能分區清晰,文化面貌顯示出臺灣海峽兩岸存在文化關聯。值得一提的是,西營遺址、殼丘頭遺址還發現瞭目前我國東南沿海島嶼最早的水稻遺存。

“東花丘遺址和龜山遺址距今約4000年—3200年,其聚落等級高、規模大,儀式區、公共活動區、生活區合理佈局,表明這一階段沿海史前人群社會組織形態、生存模式,以及手工業技術水平、精神世界表達均顯示出新的文明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周振宇說,“灣仔頭和內角兩處遺址年代距今約5000年—3000年,出土陶器的陶色與紋飾表現出與菲律賓迄今發現年代最早(距今約4200年—4000年)的陶器存在相似之處。”

相關專傢表示,上述研究深化瞭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資源以及史前農業文化向東南亞島嶼地區擴散歷程的認識,為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提供瞭重要線索,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的重要實證。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