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名旦魏春榮:酒香也怕巷子深

時間:2022-05-09 10:26:10瀏覽次數:1390

昆曲曲調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被稱為中國戲曲“活化石”,其發展幾經沉浮。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昆曲迎來瞭她新世紀的繁盛。

昆曲名旦魏春榮

“我不會迎合潮流審美,我要告訴你,昆曲應該是什麼樣子。”在昆曲舞臺上,魏春榮走過瞭40載春秋,舞臺上的癡笑怒嗔怨,她演活瞭昆曲的美。杜麗娘的嬌,王熙鳳的辣,陳妙常的鮮活,楊貴妃的富麗……她一邊演,一邊感受,一邊感嘆。“我們這代人是幹一行愛一行。我冥冥之中接觸昆曲,從事昆曲,一路走來對於昆曲的認識,就像在釀一壇老酒一樣。”

《長生殿》魏春榮飾演楊貴妃

《玉簪記》魏春榮飾演陳妙常

《獅吼記》魏春榮飾演柳氏

《救風塵》魏春榮飾演趙盼兒

10歲開始學藝,32歲一舉奪梅,魏春榮曾赴聯合國做昆曲演出,獲譽“最美東方女人”。這是屬於古老昆曲的魅力贊嘆,也屬於魏春榮。“10歲我進入北方昆曲劇院學員班學習昆曲。作為現代人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那時候的昆曲遠不如現在這樣火熱,受眾群也非常少,宣傳力度更少。當時,我根本不知道昆曲是什麼,完全不知道。我在唱歌跳舞文藝方面有一些擅長,算是集體裡的文藝骨幹。父母沒在北京,我和奶奶同住,傢裡為瞭減輕奶奶的負擔,就讓我考藝術院校,那時候隻有藝術院校有寄宿制,管理非常嚴,經過瞭大概四次的考試,我就進入到學員班,畢業以後就留在瞭北方昆曲劇院,一直到今天。”

戲曲演員是“磨”出來的,基本功的訓練是一項枯燥而痛苦的功課。回憶起開始的練功經歷,魏春榮覺得那是一段痛苦與歡快並存的時光,“小時候不是為瞭刻苦,而是覺得新奇。那時候日復一日的基本功練習為瞭現在打下瞭一個紮實的基礎。”

《救風塵》魏春榮飾演趙盼兒

有過影視表演體驗的魏春榮覺得,還是舞臺藝術的誘惑力更大,每一場的不確定性都具有挑戰“一個戲曲作品排練出來要經常演,反復演,《牡丹亭》我演出瞭上百場,演員很忌諱演‘疲’瞭,要演未知數。‘每一次演戲,要有像第一次登臺的感覺。’對於戲曲演員,每一次表演都要投入,要有興奮感,要有新鮮感,那就是要全方位地調動自己,你此時此刻就是‘她’瞭,而不是你,但是你恰恰又是在演‘她’,所以這種矛盾又和諧的感覺就是舞臺藝術的魅力所在。

守根

昆曲講究曲牌,是曲的藝術,也是詞的藝術,其文本的文學性,賦予瞭它高於一般戲曲種類的獨特審美特點。對於這一古老劇種而言,如何在古與今之間巧妙而富有創造力的發展,是昆曲人的歷史使命。“習總書記說的‘守正創新’特別適合傳統戲曲,守正就是首先要瞭解自己,守住我們的根本,敬畏我們自己的藝術,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我們才有信心有資本和力量去和別的東西碰撞,才能既吸收別人,又能把我們的自己的文化輸出來,讓他們來吸收。”

“我不喜歡不真誠的合作,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為什麼這麼做?如果不能很好地體現這門藝術的美,如果體現不好,就會適得其反。任何形式的融合與創新前提是昆曲特性不能丟,最起碼讓人聽得懂,它就是昆曲。”

《牡丹亭》魏春榮飾演杜麗娘

《長生殿》魏春榮飾演楊貴妃

昆曲劇目的發展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一出新戲,在觀眾的“審視”下,經過重重考驗,最終或歷久彌新,或束之高閣。談及昆曲劇目的創新,魏春榮覺得,我們需要做創新的嘗試,好比一個產品,前期推出,不是每個產品都能留得住。現在舞臺上能成為傳統戲的劇目,其實也是經過瞭歷史的大浪淘沙,那些已經不適合時代的欣賞習慣與節奏的作品,就會慢慢被淘汰掉,留下來的都是精品。其實同樣,我們現在的創新也是這樣的一個歷史實踐的過程。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