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名旦魏春榮:酒香也怕巷子深

時間:2022-05-09 10:26:10瀏覽次數:1392

“北方昆曲劇院是一個創作型團隊,從建院初期到現在,一直也是創作性的院團。比如《紅樓夢》《救風塵》,觀眾非常喜歡看,編劇加入新的元素,對人物的性格進行瞭更深入的描繪,一套北曲下來,觀眾掌聲不斷。每部作品都有適合的舞臺,有些局限在舞美燈光,我們現在也在打造一些適合更多劇場的戲,因地制宜,用各種方法,讓受觀眾喜愛的新劇目留得住、傳得開。”

跨界

魏春榮先後赴,歐洲、美洲、東南亞,中國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國傢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推廣昆曲。對於當代昆曲而言,借力各種手段讓昆曲到達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是讓人們瞭解昆曲、愛上昆曲的新途徑。除瞭專註於舞臺與角色外,她不斷進行多方跨界嘗試,用昆曲的韻白為《王者榮耀》裡的甄姬配音:“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春啊春,得和你兩流連,春去如何遣?”……

《救風塵》魏春榮飾演趙盼兒

“有一個很火的詞‘出圈’,我所理解的出圈就是走出我們的舒適圈,去和其他的藝術進行碰撞,碰撞以後會得到一些新的靈感,包括工作狀態,因為往往在這個圈子裡,適應瞭節奏與環境,久而久之,我們的視野會受到局限,隻能看到圈內的一點東西,對於圈外發展的程度,人傢在藝術創作中處於何種狀態,你不知道,就會安於現狀,怎麼才能再往前走,所以要出圈,要破圈,要和這個世界融合碰撞,才能調動自己。包括現在科技與遊戲等的結合,讓你通過昆曲圈外的平臺幫助宣傳昆曲,現在的生活太多信息瞭,不去做更多的宣傳,不和其他的平臺合作,就不會有更多的人知道,或許就會石沉大海,酒香還是怕巷子深。”

“懂”不是第一位

對於新時代浸潤於豐富多樣的娛樂項目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古文的詞、節奏的慢,讓昆曲過於陽春白雪。如何將適應快節奏生活的年輕觀眾吸引進劇場,成為昆曲人的思考命題。魏春榮做昆曲講座,走進校園,參與戲曲文創產品開發,對於年輕人更好地欣賞昆曲藝術,她有自己的見解。

中山音樂堂《打開藝術之門》昆曲講座

“首先不要把‘懂’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去感受,欣賞戲曲,不要求‘懂’,其實很多藝術,比如西方的歌劇,可能聽一晚上,就等這一句‘今夜無人入眠’,聽一晚上《茶花女》,就為瞭聽一個祝酒歌,對於《牡丹亭》,可能你就是喜歡皂羅袍,去劇場聽,這一出戲演完,就不光隻喜歡皂羅袍,你會發現整場戲都很好看。”

“包括西方的音樂,巴赫、貝多芬,你知道有多少,又懂多少,但是為什麼要去欣賞呢?不要用‘我不懂’把自己拒之門外,而是要去瞭解,或者是僅僅去感受。作為我們從業者來說,我們要做很多事情,用更多的平臺和更多的藝術形式去碰撞。我做過《為你讀詩》,可能我在為你讀詩的時候,讀過一段昆曲的詞,讀完又唱瞭一段,在聽《為你讀詩》的聽眾朋友們,聽完以後覺得,哎,昆曲挺好,那我去瞭解瞭解。”

“比如‘王者榮耀’,玩傢在打遊戲的時候,聽到瞭一段沒有音樂的皂羅袍,包括聽到那些念白,可能就會覺得,哎,這個挺好聽的,想去瞭解,這又是一部分潛在的觀眾。還有一部分我們要走進校園,在大學、中學、小學,去給同學們講昆曲,我們不會講的很深,都是深入淺出,講歷史、表演、臺前幕後、潛臺詞,大傢會覺得特別有意思。也包括線上進行的昆曲battle大賽,請戲迷來唱,我們點評。”

擔任導演工作給瞭魏春榮不同的不同的眼光與思維去看待表演。“導演是把控全局和整出戲的格調,是一個指揮,得想方方面面,演員和導演,學生和老師之間都不一樣。當老師是先規范,一招一式,然後學生慢慢進入其他狀態,導演就是先讓戲出來。”勇於嘗試的魏春榮喜歡導演帶給自己的成就感,“以後也想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導演工作上。”

《國風》魏春榮飾演許穆夫人

談及最近由她擔任主演的大戲《國風》,魏春榮希望繼續打磨,將之真正推到觀眾面前,有更好的呈現。“這個戲給我帶來創作以來很難有的感受,《國風》中的姬熙是衛國公主,是一位有才華、有志向、有格局的傑出女性,在表演上更註重體現人物的風骨和氣質。劇中她一直處在悲壯壓抑的情緒裡,但四折戲又有區分和層次變化,雖然是哀傷的基調,還要表現出人物骨子裡的執著、倔強和韌勁。”她說排練的過程充滿著痛苦,但又有角色塑造的暢快感,正如她偏愛《救風塵》裡面的趙盼兒,《關漢卿》裡面的珠簾秀一樣,“她們都屬於自我覺醒意識很強的那種女性,有點俠女的感覺,有點兒‘酷’。”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