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縣石橋村傳承老手藝、探索新業態

時間:2023-12-22 11:35:55瀏覽次數:962

核心閱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石橋村因“紙”而興。當地手藝人研制出的古籍修復專用紙,走進專業文博機構;古法造紙融入現代工藝,創新品類、提升產能;依托文化資源,發展“古紙+”等文旅產業。傳承老手藝、探索新業態,千年皮紙煥發蓬勃生機。

圖為石橋村村民正在制作花草紙。   楊武魁攝

一個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小村,卻讓故宮博物院的專傢主動找上門。這個村子有什麼“秘密”?

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隻為找尋“一張紙”。丹寨縣“皮紙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古法造紙之鄉”石橋村因“紙”而興。

行走街巷間,打漿、抄紙聲傳來。柔軟又堅韌的石橋皮紙歷經歲月淘洗,煥發蓬勃生機。

古法

顏色質感與古籍用紙一致

“凡楮樹取皮,於春末夏初剝取。樹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蓋之。來年再長新條,其皮更美。”以當地樹皮、杉根及泉水為原料的皮紙,造紙工藝流程與《天工開物》所載基本一致。

“原料取自天然,這是古法造紙工藝得以延續千年的獨特優勢。”皮紙制作技藝傳承人王興武一邊說一邊摩擦著手指。右手食指略微變形,是他常年打漿留下的痕跡。

王興武今年50多歲,從15歲起便跟隨父親學習造紙。他精心鉆研技藝,逐漸成為村裡古法造紙的好手。

2004年,國傢圖書館和故宮博物院尋找用於古籍修復的專用紙,石橋村因保留古法造紙工藝進入專傢的視野。“那時候,我連古籍修復是什麼都不知道。”王興武說。

為瞭進一步瞭解紙張修復,王興武來到故宮博物院學習、鉆研,除瞭想瞭解古籍的檢測數據,還可以近距離感知紙張的質感。

“修復紙既要耐拉扯,又不能增加厚度。”王興武說。此外,不同年代的古籍用紙,制作的配方、技藝也不一樣。

從原料配比、纖維分佈、抄紙力度等入手,王興武堅持每天做7張樣品,各不相同,再根據專傢的建議調整。從外行到熟練掌握用料比例、造紙工序,王興武花瞭2年時間,終於研制出古籍修復專用的迎春紙。

“達標!”2006年,經過專傢檢驗,迎春紙在重量、顏色、厚度、定量、緊度、纖維、酸堿度等方面和古籍用紙保持一致。之後,王興武又帶著造紙工坊的師傅們完成瞭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古紙再造。

“石橋不僅有傳承千年的手藝,還造出瞭可以保存千年的紙張。”王興武說,據檢測,迎春紙的pH值在7.5左右,保存時間可達1500年。由於迎春紙十分珍貴,一刀紙售價在2000—5800元。

改進

傳統手藝更好走向市場

迎春紙打響瞭石橋造紙的名聲,但如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成瞭王興武等手藝人面臨的難題。

曾經,石橋幾乎傢傢戶戶都會造紙。然而,隨著機械造紙技術普及,以傢庭作坊為主的手工生產方式,在市場上逐漸失去優勢。

“手工造紙需要尋找生存和發展的新路。”花瞭4年時間,王興武研究出瞭十大系列紙張。2009年,王興武作為牽頭人,帶著36戶89名村民成立瞭石橋黔山古法造紙專業合作社,共同開展古法手工紙、書畫紙、古籍修復紙、工藝紙品等古紙制作,集中生產、統一銷售,推動非遺技藝傳承發展。

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手藝人積極學習現代工藝,進行改進與創新。在當地原有的穿洞造紙基地、大巖壁造紙遺址基礎上,石橋村新建瞭大簸箕皮紙生產保護性基地,完善瞭生產、展示、體驗、培訓等空間,同時增建瞭煮料池、抄造槽等設施,打造更規范有序的皮紙生產場地,不斷提升產能。

石橋皮紙“活”起來,更多年輕人也加入進來。80後手藝人王啟光將紙張制作成筆記本、燈具等工藝品,並利用電商平臺銷售。“不應拘泥於紙張形式,要讓古法造紙融入日常生活,希望人們每一次翻動紙頁,都能觸摸到文化的溫度。”王啟光說。

“最近,石橋皮紙的市場不斷擴大。”南皋鄉政府工作人員劉攀介紹,石橋皮紙售往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有瞭10餘項穩定訂單,近3年總銷售利潤達620萬餘元。2022年,丹寨縣石橋黔山古法造紙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入選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煥新

古老非遺越來越年輕

“讓這門技藝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向更多人講述石橋造紙的文化與故事。”這幾年,皮紙制作技藝傳承人潘玉華在石橋村裡建起瞭研學基地,既向遊人展示、推介古法造紙,也進一步帶動當地農傢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