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沖破陰霾:審視教育的力量

時間:2023-08-24 10:20:41瀏覽次數:1664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題記(摘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是一個聽者流淚的故事!它真實發生在美國愛達荷州山區的一個極端摩門教傢庭之中。這是一個聞者傷悲的故事!它是作者塔拉·韋斯特弗親身經歷並書寫下的悲慘童年。但,這也是這是一個充滿力量的故事!它的主人公塔拉最終以飛鳥的傲然姿態,沖破瞭極端宗教主義者設下的牢籠,沖散瞭所謂傢庭教育帶來的烏雲與陰霾。

塔拉·韋斯特弗在劍橋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的幾年後出版瞭一本回憶往事的自傳——《educated》,也就是翻譯成中文後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譯為教育,在這本銘刻著塔拉人生際遇的自傳中,主人公塔拉就像是一隻追求自由的飛鳥,在尋覓屬於自已的那一座山,而正是教育給予鳥兒以飛翔的力量。如果將塔拉的一生劃分為兩個階段,那麼“教育”就是分割的節點,前半段是茍延殘喘的生命瓦解,後半段則是荊棘叢生的生命構建。

教育缺失——命運的瓦解

塔拉的父親是偏執的原教旨主義者、忠誠的摩門教徒,同時亦是塔拉命運瓦解的操盤手。塔拉的父親看似愚昧魯莽,卻在這個傢庭佈下瞭極為精密的陷阱,他通過控制傢庭的教育給全傢畫下一個“圓形的監獄”。

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認為,圓形監獄能使得權力充分得以展現。文中的父親以父權、宗教、暴力、偏執封鎖住監獄大門,劃出一個自我封閉的領地、一個與眾不同的場所。在這個密閉的空間裡,他們一傢不能喝牛奶,因為奶制品在父親的信仰裡代表邪惡;塔拉的母親要學習助產,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孫後代將可以不用去醫院生產;所有的孩子不能上學,因為學校是父親認知裡政府引導孩子遠離上帝的陰謀……父親在圓形的監獄裡訓化所有的傢庭成員,通過凝視、檢查、監督來扼殺反對的萌芽、糾正相悖的想法,就像是野獸變為傢畜的馴養,獸性逐漸喪失,野性任憑消亡;就像海洋館玻璃窗裡表演的海豚,向往的不再是江流大海中覓食獵殺的酣暢,而是跳圈和親吻換來馴養員手中的小魚小蝦。

圈地為牢的傢庭教育在摧毀塔拉的命運,這座尚且稚嫩的房屋逐漸崩塌瓦解,幾乎淪為廢墟。在塔拉的生命裡,17歲之前是生命的淪陷,她陷入瞭沼澤囹圄,與其他人不同,他們自地平線向上、向陽生長,而塔拉則是自地平線向下、向暗淪陷。直到17歲,塔拉伸出殘缺的手,附在由地下通往地上的藤蔓,向上攀爬,可是當她充滿期待地站在地平線之上時,才發現自己需要抬頭仰望才能看到別人的腳踵。17歲後的塔拉離開瞭傢,但原生傢庭帶來的陰霾並沒有散去,而是像鬼魂一樣縈繞在塔拉的生活中,它留下的三重創傷癥狀(PTSD)阻礙著塔拉像正常人一般地活著。哥哥肖恩的暴力傷害,是塔拉午夜夢回時腦袋被塞進馬桶裡的夢魘;父權的壓制,成為瞭塔拉面對男友情緒失控的導火索;母親長期的漠視,成為瞭塔拉在大街上無助、崩潰地大喊大叫和中斷學業的無奈逃避。

17歲之前的教育帶給塔拉什麼?這裡的教育恐怕要打上引號。這裡的“教育”是在父親畫下的“圓形監獄”裡的傢庭教育,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真正的教育的缺失。在巴克峰的這座小屋子裡,公立學校和醫療機構是邪惡的陰謀,女性沒有穿衣自由和交友自由。當這些錯誤的傢庭觀念在日日夜夜的熏陶下內化成為瞭塔拉自己的行為準則後,即使脫離原生傢庭,塔拉也不願再和他人成為朋友,不願在付不起學費時申請獎學金,也很難再和異性擁有正常的兩性關系。

然而真正恐怖的是這類所謂傢庭教育的傳承性。教育是代際流動的原始動力,在推動觀念、文化在不同代際之間的流動,從而對階層流動產生影響。階層是具有繼承性的,而成功的教育就是實現階層代際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那錯誤的教育同樣也會一代又一代地輪回,產生蝴蝶效應般的延展危害。這樣的現象在書中的其他人物上也得到瞭體現:塔拉母親人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塔拉的外曾祖父身上,外曾祖父的嗜酒成性讓外婆在他人的歧視下長大,所以當外婆組建傢庭後便致力於構建一個完美體面的傢。外婆的嚴格控制維系的隻是傢庭表面的風平浪靜,塔拉的母親為瞭逃離“奶油色的綁架”,選擇嫁給瞭在常人眼裡奇怪的父親,母親不願受到束縛也不願束縛子女,因此在自己的傢庭中也采取一種自由散漫的漠視態度。試想一下,如果塔拉沒有出走而是留在瞭傢中,那麼她的未來將不是在劍橋大學學習人類歷史,而很可能隻是在巴克峰上學習助產,她將和她的母親一樣成為一個無證助產士,一個時刻要面臨入獄風險的非法行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