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話習俗

時間:2023-09-19 09:24:11瀏覽次數:921

南宋時期,“玩月”更是熱鬧非凡。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曾詳細記述瞭臨安的中秋之夜:“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傢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傢,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傢宴,團圞子女,以酬佳節……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

由此可見,兩宋時期中秋節的熱鬧程度已達極致,最顯著的特點便是通宵歡慶,這一天人們不會因為天色已晚而熄燈入眠。

很多人都熟悉蘇東坡的一首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其開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如此看來,蘇軾這首詞肯定是他歡飲瞭一個夜晚才有的成果瞭。而這首詞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朗照古今,承載瞭人們共有的哲思與期盼。

果品月餅列晶盤

“餅”在古代是一類面食的總稱,比如面條叫湯餅、索餅,饅頭叫蒸餅、炊餅,水餃叫煮餅,涼面叫溲餅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餅”祭月,在所難免,比如宋代宮廷過中秋時就吃“宮餅”“小餅”“月團”。

月餅的由來,有傳說是源於唐朝征突厥取勝,有西域商人賀以胡餅,唐太宗李世民感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此說無據,胡餅漢代已入中原,類於今天的馕。李世民不過是說胡餅之圓,近似月亮罷瞭,和月餅毫無關系。事實上,到南宋才有“月餅”一說,但屬市賣食品,與中秋節無關,且很可能是蒸制的,南宋《武林舊事》一書對此有記載。蒸制月餅至今仍在山東、河南等地流傳。《夢粱錄》一書中也有“月餅”一詞,但在當時的中秋,月餅並非是必需品,很多人傢都不會刻意準備月餅作為當晚的佐餐之物。相比月餅,飲酒倒是更為普遍。因為在當時條件下,制作月餅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難事,一來制作月餅的工序較為復雜,一般人傢難以做到;二來月餅所需材料不是每傢每戶都能置辦齊全的。酒水就不一樣瞭,村鎮、街坊大都有酒肆,而且中秋時節正是新酒上市的時期。中秋之夜,富人酌酒高歌,窮人也置衣買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

不吃月餅,那麼當時人們吃什麼呢?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無論南北中秋夜都要喝點“玩月羹”。

北宋陶谷在其筆記《清異錄》中記載,閶闔門外大道旁,有傢叫張手美的廚師開的飯店,非常會做生意,開創性地按需供應,依照時令和節日制作相應的專門食物出售,極為火爆。比如“元陽臠元日……六一菜人日……綠荷包子伏日……玩月羹中秋……”就是正月初一元日專售貌似超級壇肉的“元陽臠”,正月初七人日專賣“六一菜”,六月三伏天的伏日專售“綠荷包子”,八月十五中秋專門出售“玩月羹”。《膳夫錄》中記載:“汴中節食,中秋玩月羹。”

玩月羹具體做法史料沒有明言,這給後人留下瞭無限遐想的空間。有學者揣測也許是雞蛋羹之類,或許有像月之形,至少是澆汁雞蛋餅。也有人認為,如今蘇菜中的一款“西施玩月”,靈感來源於西施在蘇州靈巖山賞月的故事,也許還留有玩月羹的遺味。此菜以雞蓉、魚蓉等做成的丸子為主料,火腿片、春筍、香菇、小青菜和雞湯為輔料,菜肴湯汁清澈,丸子潔白無瑕,讓食客極易聯想到天上的明月。不過烹飪專傢後來研究發現,清朝末年嶺南一帶仍有玩月羹應市。蓮子去芯加上等桂圓,以清水煮熟撈出,鍋中加入勾兌好的藕粉,輕輕攪拌形成濃稠的湯汁,重新倒回蓮子桂圓,少許文火慢熬即成。專傢推測這或許就是當年的玩月羹。

糍粑、石榴、糯米藕、芋頭等在當時也是中秋常備品,講究月圓之夜幸福甜蜜,頗為愜意。

元代時期,大批中亞烹飪技師進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漿技術更加成熟並得到推廣,從而推動瞭月餅的發展。中秋節吃月餅到瞭元代已更加講究。元末陶宗儀的《元氏掖庭記》中記述過元武宗海山過己酉年(公元1309年)中秋節的情況。中秋之夜,元武宗與諸嬪妃泛舟於皇傢的太液池,設宴取樂,所上食物相當豐富,“薦蜻翅之脯,進秋風之鯰,酌元霜之酒,啖華月之羔”。這裡的“啖華月之羔”即為“吃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