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漢字承載的中華文化基因

時間:2023-07-11 09:26:06瀏覽次數:1212

成都博物館推出“漢字中國”特展解碼漢字承載的中華文化基因

元代趙孟頫臨《蘭亭序》,無錫博物院藏。本文圖片均由成都博物館提供

新石器時代賈湖遺址出土的刻符龜甲,河南博物院藏。

湖南省龍山縣裡耶古城遺址出土的秦代簡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看著這些古文字好感動!”“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鐫刻歷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筆書民族氣韻的淋漓翰墨,借由漢字,我們得以相識。”四川成都博物館日前推出的“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人氣火爆,觀眾好評如潮。開展至今,參觀人數近40萬,其中年輕人占比高達80%左右。

此次展覽由國傢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文物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成都博物館策劃實施。展覽匯集全國40餘傢文博機構的220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70件,珍貴文物占比達90%,是成都博物館建館以來規格最高、珍貴文物占比最大的展覽。

文明溯源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統,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成都博物館館長任舸說,此次展覽分為“源”“遠”“流”“長”4個單元,系統梳理漢字發展的歷史脈絡,生動解讀漢字承載的文化基因,讓觀眾通過漢字感受中華文明的悠久璀璨。

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將對萬物的感知、觀察與思索抽象為豐富多樣的刻繪符號,形成漢字的源頭。在第一單元“源——萃圖成字禮序乾坤”,一枚距今約8000年的刻符龜甲引人註目。它出土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其上刻畫的符號與甲骨文中的“目”字極為相似。賈湖遺址是裴李崗文化早期典型遺址,遺址內共發現17例刻畫符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漢字源頭。賈湖契刻與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不少相似之處,皆以利器在龜甲、骨器上刻畫而成,且內容都與占卜相關。

“到瞭商代,漢字已走過漫長的‘童年時代’,形成瞭體系完備的甲骨文,這是迄今所知東亞地區最早的成熟文字。”此次展覽策展人、成都博物館策劃研究部主任魏敏說。展廳中呈現瞭一組商代甲骨,涉及祈雨、田獵、祭祀、征戰等內容。

除瞭甲骨,商代青銅器上也會鐫刻銘文,被稱為金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小臣方鼎是商代晚期祭祀用具。器內壁鑄銘文4行22字,記敘瞭商王近臣受到賞賜,作鼎祭享已故的父親太子乙。

西周時期,金文漸興,內容多是頌揚周王室及貴族的功績,或記錄分封、祭祀、戰爭等重大事件。西周金文承襲自甲骨文,字體更加規整、穩定,風格更加雄渾大氣,與周人的禮樂文化高度契合。周天子常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賞賜給各地諸侯,諸侯國之間的交往也常以有銘青銅器為載體,漢字由此在中華大地上實現大規模傳播,促進瞭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族群融合。

西周格仲簋、折觥、三年興壺、四十三年逨鼎……這些青銅重器上的銘文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出土的史墻盤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此盤體形巨大,腹和圈足分別飾鳳紋和獸體卷曲紋,底部鑄有銘文284字,銘文前段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績,後段記敘微氏傢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作盤者六代人的事跡。墻盤所記述的周王政績與《史記·周本紀》中的內容高度吻合,關於微氏傢族發展史的內容不曾見於已知的文獻,填補瞭西周國史微子傢族的一段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漢字朝著簡易化、大眾化方向發展,除金文外,還出現瞭簡帛文、貨幣文、璽印文等,不同地區的文字帶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河北省平山縣出土的中山王圓壺是著名的“中山三器”之一。中山國是戰國時期位於燕趙之間的一個小國,在列國的縱橫捭闔中曾扮演重要角色。此壺腹與圈足皆有銘文,腹部銘文59行、182字,除歌頌先王的賢明外,還大加贊揚相邦馬賙的功勞。銘文字體修長,結構勻稱,筆劃剛勁洗練,是晉系文字的代表。

文以載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下令以秦小篆為全國統一書體。“書同文字”政策的實行,保障瞭秦法在廣闊疆域內的施行,奠定瞭國傢統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