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蓮開——中國文化中的蓮荷意象特展”

時間:2023-07-17 10:18:22瀏覽次數:895

“一把蓮”青花瓷盤四川博物院藏

鬥彩蓮花鴛鴦碗四川博物院藏

明代《荷塘聚禽圖軸》四川博物院藏

德化窯白釉和合二仙像廈門市博物館藏

蓮生水央,不蔓不枝,中通外直,淡泊寧靜,幽雅獨芳,可謂兼有梅之清、蘭之幽、竹之傲、菊之淡。蓮荷,清自中生,優雅從容,傳承歷史人文精華,汲取儒釋道人格品性。

在這個荷風滿塘的夏日,您不僅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清涼世界,更可以從容地走進四川博物院的“盛世蓮開——中國文化中的蓮荷意象特展”,去感受蓮荷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美好寓意。本次展覽匯聚瞭全國44傢文博單位的218件藏品,其中一級文物多達44件。

“荷合”天下立意高遠

蓮荷在中國栽培的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中國人賦予瞭蓮荷豐富的文化意象。從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開始,古老的中華民族就與蓮荷結下瞭不解之緣,先民們認為蓮花是創造力的象征,把它當作生殖崇拜的對象。蓮荷的果實和根節(蓮子和藕)甘甜清香,味美可口,不僅可以食用,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本次展覽立意高遠,以蓮荷為切口,以小見大,站在“荷合”天下的高度,從儒釋道和民間世俗的角度多維度詮釋瞭蓮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內涵和意象,以及蓮荷在中國園林中的審美情趣。

展覽第一單元“泥根玉雪元無染”,從“君子如蓮”的角度去解讀儒傢文化中的蓮荷意象。先秦時期,蓮花成為儒傢的“比德”之花,象征士大夫的芳潔之志,是“花中君子”人格意象的起點。屈原以“蓮花”寄托高潔志向,使其具有人格特征。漢代人們視蓮花為祥瑞。唐代文人賦予“白蓮”清凈不染的品性,使其“君子之義”進一步顯現。宋代大儒周敦頤一生為官廉潔奉公,施澤於民,並以名篇《愛蓮說》定格瞭蓮花“中通外直”“亭亭凈植”的清廉君子意象和文人節操。第二單元“蓮花影裡數樓臺”,從“花開見佛”“以蓮喻道”去闡釋佛道,以蓮花之潔凈比喻出於世間而清凈無染的品質,賦予蓮荷光明、美好、高尚和聖潔的意象。第三單元“映日荷花別樣紅”,從“和和美美”“福壽永年”“荷風滿堂”的角度展示瞭世俗文化影響下與蓮有關的吉祥圖形和詞語。明清時期,民間因“荷”“和”諧音,以及蓮荷文化蘊含的“以和為貴”的理念,將蓮荷作為愛情幸福、婚姻美滿、多子昌盛、生活富裕、生生不息等涵義的吉祥物,和諧、和睦、和合的“蓮荷意象”得以確立。蓮荷在中國園林中更是“點睛之筆”,賞荷、詠詩、品酒,是園林生活中的盛事,也是寄托情志的重要方式,展現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曲院風荷淡雅清新

本次展覽以蓮荷文物為主題和支撐,以歷史為經緯,拓深其厚度和信度;以文化為精魂,以精神為脊梁,立體構築起中國傳統文化關於蓮荷的志向寄托、審美情趣、生活圖景和精神世界。

展覽在形式上以寫意與寫實交融的創作手法,體現瞭曲院風荷的淡雅清新,通過生動的敘事、“說話”的文物、活化的歷史、沉浸的空間、互動的展項等多元化的展陳手段,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蓮荷意象及文化內涵,有層次地升華陳列內容。豐富的詠蓮詩詞,讓展覽詩意滿滿,層層遞進地詮釋瞭蓮荷的文化意象。在色彩上,以宋代絹本的丹青之意為范式,結合中國繪畫傳統設色及荷花的自然之色,提取青綠、絹黃、霽藍三種主形象色彩,最大限度營造出清雅靈動、飽滿舒適的空間調性和展陳環境。整體風格上,塑造瞭格調雅致、靈動輕逸、荷風盎然的調性,將色彩與質感進行全方位貫穿,形成展陳氛圍上的聚焦與延伸。在空間功能佈局上,通過增設一些柔和的曲線和弧線,增加展覽的韻律感及靈動性。在場景氛圍打造上,借鑒園林藝術造景的手法,巧妙利用建築空間特點,在展覽中使用月亮門、月洞花窗、小橋流水、曲院荷風等元素,讓觀眾在觀展時移步易景,宛如置身在園林中遊園賞荷。

聞香尋蓮忽入蓮池

這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將展覽中呈現的文化之美,用植物的芬芳進行二次創作,更加具象化地展現出蓮荷的美好意境。我們在不同區域置入瞭天然調配的香薰,讓展覽有味道,豐富看展過程中的五感體驗,讓觀眾聞香尋蓮,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多維度來體驗文化之美,感悟美美與共。主題不同,香氣有異,以“意氣揚”對應展覽第一單元,在蓮花精油的基礎上,加入青花椒、枳殼、香竹等蜀地特有的植物精油,呈現出蓮花香遠益清的淡雅香氣,展現蓮荷高潔與清廉主題,以呼應君子如蓮的高潔志向;“木蓮生”對應展覽第二單元,添加瞭聖木、東印度檀香,其氣味幽遠聖潔、醇厚雋永,展現蓮荷在佛道中的禪修意境;“長相思”對應展覽第三單元,香氣甜美,加入瞭大馬士革玫瑰、玉蘭來表達愛情甜蜜、和和美美、“蓮”年有魚的意境。我們的創意是不僅讓文物“活”起來,也讓文物“香”起來,讓展覽有“味道”。展覽的又一亮點是采用場景+多媒體手段,讓觀眾沉浸式體驗“一秒入畫,忽入蓮池”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