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給我“充電” 我為博物館“發光”

時間:2023-08-08 17:49:15瀏覽次數:1092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博物館青年志願講解員】

博物館給我“充電”我為博物館“發光”

——暑期“博物館熱”中的青年志願講解員

8月7日,湖北武漢,鄱陽街139號。紀念八七會議召開96周年的活動在這裡的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舉行。

00後青年、紀念館志願講解員楊昕瑩負責開展儀式的講解工作,她為這個活動準備瞭近兩個月。暑假以來,這位湖北經濟學院的在讀大學生總牽掛著這場“與歷史的赴會”,把這段歷史講給更多人,是她正在做且一直想做下去的事。

夏季旅遊正熱,全國各地的博物館、紀念館都迎來瞭客流高峰。許多博物館都活躍著像楊昕瑩一樣的青年志願講解員,他們有不同的愛好,但對知識有著純粹的渴求;他們有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但熱心參與文博事業的發展;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這個夏天,他們最終都去往一個地方——博物館,去那裡給自己“充充電”,也用自己的光熱給博物館帶去能量。

這是一場洋溢著青春朝氣和文化味道的“雙向奔赴”。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的志願講解員楊昕瑩。受訪者供圖

於明浩擔任國傢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講解員。受訪者供圖

1.“擴”聽眾的“包圍圈”

暑假來臨,浙江傳媒學院的於明浩和同學們在國傢博物館志願講解“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他們手中有一份長達57779字的講解稿,但在他們眼中,難題不是它。

講好展品的故事絕不能機械地背誦講稿,可究竟要怎麼做才有更好的講解效果?“要引經據典,要聲情並茂?”開始講解之前,他能想到的隻有這麼多。

第一天講解,於明浩就看到瞭一位似乎“有魔力”的同行姐姐。這位姐姐總是被聽眾包圍,人們跟著她從這頭走到那頭,而且“包圍圈”還越來越大。“情到深處,那位姐姐還表演瞭一段朗誦,大傢紛紛鼓掌叫好。”於明浩坦承,他從未想過,講解會有如此程度的魅力。

於是,從第一天起,於明浩就開始觀察這位講解員前輩的講解方式。“她總會從聽眾的視角出發,讓聽眾參與到她的講解中。”幾天下來,於明浩逐漸摸清瞭吸引聽眾的竅門,並嘗試著付諸實踐。

於明浩舉例,在講解清代名畫《芝仙書屋圖》時,他沒有使用以往“檔案信息”式的講解方法,而是抓住這幅畫印章多的特點,把問題拋給觀眾——為何這幅畫有如此多的印章?在和聽眾的互動、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揭開這幅畫由多位畫傢合作而成的特點。

“講解的本質就是溝通,這是與人交流的學問!”於明浩說,在學到新知、增長見識的同時,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是他最大的收獲。

同樣學到這門“學問”的還有中國計量大學的大二學生姚洲,他向記者分享瞭在福建省莆田市博物館志願講解的工作“治愈社恐”的過程。

“文史知識欠缺”“表達能力不強”“不適應社交場合”,姚洲反復用這幾句話描述曾經的自己。但當他第一次站在展區,面對遊客的那一刻,就是他自我改變的開始。

“第一次講解緊張到出冷汗,神奇的是自此之後,這種緊張感就消失瞭。現在,我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從容大方。”姚洲發現,接受眾人的矚目並非想象中那樣“恐怖”。相反,當他看到參觀者臉上疑雲不再、豁然開朗的表情時,心中多瞭幾分自信。

2.“兜”意外到來的學問

一次值班時,楊昕瑩註意到一位70多歲的老人一直在紀念館的大廳裡來回踱步。

“你們紀念館的面積有多大?”老人突然走到楊昕瑩身旁,打聽一些普通遊客不曾提出的問題。

“他是誰?為什麼會對這類問題感興趣?”楊昕瑩心中疑惑。

一番交談之後,楊昕瑩瞭解到這位老人過去從事研究工作,已退休多年,他專程從外地來參觀紀念館。

“出於對紅色文化的熱愛,他想將全國各地紅色博物館的數據整理成冊。”楊昕瑩告訴記者。

“老人都這個年紀瞭,遊歷瞭半個中國,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疲憊,還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呢!”楊昕瑩驚嘆。

“他先前在這裡走來走去,竟是自己用腳步丈量博物館!後來他見我們忙完瞭,才來問問題,想要一些確切數據。”楊昕瑩告訴記者,自己對老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