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哈尼梯田的十年蝶變

時間:2023-07-10 10:04:20瀏覽次數:1385

借勢互聯網,梯田的好產出賣出瞭好價格。“老一輩人在雲上梯田耕作,我們通過網絡,把梯田文化、農特產品通過互聯網進行宣傳和銷售。”哈尼族姑娘丁繼楠從互聯網發展中看到瞭返鄉創業的新機遇。2019年,她辭掉工作回到村裡,成為一名自媒體主播。在短視頻平臺中,丁繼楠身穿哈尼族傳統服飾,向全國的網友介紹哈尼文化和當地的風土人情,抓魚、插秧、制作特色美食等日常生活吸引瞭眾多網友的關註。

現在,丁繼楠的團隊在元陽縣新街鎮多依樹村委會多依樹下寨開瞭一傢民俗館。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向更多人講述哈尼人的故事、哈尼梯田的故事。

申遺成功10年,哈尼梯田文化遺產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3928元增長到2023年的12502元。梯田依然美麗,哈尼人民更加富裕!(記者楊文明胡艷輝,曾智慧、馬超賢參與采寫)

鏈接

紅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當地“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地理氣候條件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紅河州的梯田規模宏大,恢宏壯觀,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9萬畝。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所體現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構”系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復雜的農業、林業和水分配系統,通過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社會經濟宗教體系得以加強,彰顯瞭人與環境互動的一種重要模式。

在申遺成功後的10年裡,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區一直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從哈尼梯田申遺成功至今,圍繞著梯田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腳步就從未停歇。雲南省紅河州不斷加大對哈尼梯田的保護力度。據悉,10年來,元陽縣在哈尼梯田核心區(含緩沖區)持續投入,實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田園綜合體項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哈尼梯田生態修復、元陽縣數字哈尼梯田等工程項目建設。同時,不斷加大對傳統民居和村落的保護力度,改造傳統村落64個、掛牌保護傳統民居1603戶、累計修繕保護遺產區民居4500餘幢,使民居和村寨留住瞭原真、特色與鄉愁。

在做好保護的同時,元陽縣積極做好當地的文旅融合發展,讓當地百姓靠著保護好的梯田吃上“旅遊飯”。紅河哈尼梯田申遺成功10年來,景區重點發展旅遊特色村5個,發展農傢樂、農傢客棧450傢,有310戶農戶從事旅遊生產、運輸、服務等行業,直接或間接吸納4000餘名群眾在傢門口就業。

這些數據也表明瞭遺產區不僅護住瞭哈尼梯田“四素同構”生態系統,還不斷擦亮“世界文化遺產、千年哈尼梯田”旅遊文化名片,讓哈尼梯田不斷釋放出旅遊“紅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