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員上早朝時,突然內急怎麼辦?

時間:2023-07-24 11:13:02瀏覽次數:1015

明朝初年,在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的設計下,明初早朝制度除瞭開朝時間頻繁、開朝時間早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即開會時間長。如《明仁宗實錄》所載,明初早朝所理之事異常繁碎,大到軍事行動,小到民間訴訟,往往參與早朝的有司所管之事,都需要一一進奏、討論。

那麼,在這麼長的早朝時間裡,如果官員感覺內急,應當怎麼處理?

明代朝會那些事兒

朝會制度淵源已久,先秦時《周禮》便有記載。到瞭兩漢時期,朝會在劉邦的授意下,魯地儒生叔孫通將其制度化,其後歷代因之。不同於許多人印象中的朝會議政,明代以前的歷代朝會,雖然也有議政功能,但並不作為主要處理政務的場所,更多是作為一種禮儀存在,正所謂“禮莫重於視朝”。

這種情況隨著明朝的建立而發生改變。朱元璋認為,元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自元文宗以後,皇帝失去威權,燕帖木兒、伯顏到脫脫等相臣先後把持權柄,君主居於上被蒙蔽,基層行政混亂。至於君主被蒙蔽的根源,則是元代禦前會議制度之弊。

在元代,受蒙古政治文化的影響,臣子權力如何往往視其與元室關系而定,政治參與極為閉鎖,如歷史學者蕭啟慶所形容的是“梯己奴婢”(主人傢庭中地位最低的成員),這也決定瞭元代朝會的參與人數十分稀少。有資格參與禦前會議的,大抵隻有中書省、宣政院、樞密院、禦史臺官與怯薛親隨。同時,歷史學界所謂“元代無常朝”的看法,也是因元代朝會時間、地點皆不固定,無法形成制度性的奏事制度所致。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元代佚名作緙絲《大威德金剛曼陀羅》中,根據題記可得出左右下角有四位帝後的供養像。圖中兩名男子分別為“圖帖睦爾皇帝”和“和世王束皇子”,即元文宗和元明宗

這樣的禦前會議制度自然阻礙瞭皇帝獲取信息的渠道,朱元璋也引以為戒,擴充瞭朝會時政治事務的處理范圍與參與朝政的有司范圍,並將朝會制度化,規定瞭朝會的具體時間(以早朝為主)、參會流程及有關註意事項。

明初朝會,是當時官員辦公的主要場所。明代朝會制度主要參酌唐宋的“日參”“九參”“六參”(每月參與朝會的次數)等,不同的是,明初因襲瞭元代政治系統的一些特質,技術人員也有著較高地位,如翻譯機關“會同館”“四夷館”在明初也頗為重要,因此,明初“日參”官員的數量比之唐宋有著明顯增加。

除瞭官員外,明初“隨朝觀政”的人數也不在少數,學官、儒者、耆老等有時會奉詔前來,此外,勛貴將官子弟到一定年齡後也可以“隨班朝參”,場面宏大,蔚為壯觀。

同時,與前代常有因事罷朝不同,明初要求官員事必請旨,請旨後方可行政,因此,皇帝不得廢朝墮政。為瞭不荒廢政務,朱元璋一直秉持著能堅持就堅持的原則。在洪武一朝的記載中,《明史》《明實錄》都鮮少見到明太祖罷朝的情況。在這套制度下,不說明初朝會之“繁”“密”讓官員疲累,每場朝會復有“論政”“決議”“討論”的流程,偶爾還要接受明太祖的“宣化”與“教諭”,下朝的時間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拖長,再趕上個身體不適、五谷輪回可怎麼辦呢?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半身像

官員內急瞭該怎麼辦?

明太祖朱元璋也非不通情理之人,有明一代的朝會制度,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樣過分莊嚴肅穆。

按照明代朝會制度,如是上朝議事時遇到緊急情況或身體不適,通報之後經允許時可以離去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凡近侍禦前,毋咳嗽吐唾,如有舊患齁喘一時病發者,許即退班。或一時眩暈及感疾不能侍立者,許同列官掖出。”

若是咳嗽吐痰,或眩暈生病的,都可以告明原委後離去,要是站都站不穩,也可以由周圍官員攙扶著離開。反而官員如若不及時離開而出現咳嗽、吐痰或步履飄浮的情況,倒會被負責糾察的禦史、錦衣衛、鴻臚寺、禮科官員記錄下來,稱之為“糾儀”。

雖然上述規定中沒有提到內急,但事實上給瞭突然內急的官員以離開的借口。畢竟在朝會上,很難有官員會好意思直言內急之事。

明代官員尹直所著的《謇齋瑣綴錄》,也記載瞭借故離去並不屬於失儀的相關事例: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