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一線挑大梁的年輕人

時間:2023-09-04 11:07:58瀏覽次數:941

與以往大多采用的“先發掘、後保護”的考古發掘方式不同,這次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發掘的一大特點是將文物保護工作前置,一邊發掘一邊保護。

“文物還未‘出土’,保護就已經開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的90後文保工作者肖慶說,為瞭在考古中同步保護文物,這次三星堆考古首創瞭探方工作艙,艙內配備瞭小型變頻環境控制系統、高壓微霧加濕系統等功能各異的科技設施,以便控制發掘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同時,發掘現場還安置瞭一排充滿科技元素的文保工作“小屋”,設有應急檢測分析室、有機質文物應急保護室、無機質文物應急保護室等,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時間進行保護和研究。

土壤環境對文物保存狀況影響很大。每發掘10厘米,肖慶和同事們就要做一次掃描和土壤樣品等的提取,現場檢測土壤的密度、酸堿度、含水度等參數,為後續進行文物提取和保護做決策依據。

最難的是對出土象牙的搶救性保護。“這時不能慢工出細活,必須和時間賽跑。”肖慶說。

古蜀人祭天敬神,象牙是最珍貴的祭品之一。經過數千年濕潤環境下的掩埋,象牙內充滿水分,雖然外表看還是一整根,但卻像餅幹一樣酥軟,很容易碎掉。象牙之間以及與周圍的青銅器等文物往往犬牙交錯地擠壓在一起,提取和保護難度非常大。

“有的象牙疊壓粘連在一起,提取最為困難。”肖慶說,首先要用鐵絲帶著棉線、紗佈從縫隙穿過去,找好固定受力點;然後再為象牙裹上一層保鮮膜,“一面鎖住象牙裡的水分防止酥化,一面隔絕外界污染”;再將過水的高分子繃帶一層一層小心纏繞到象牙上,等高分子繃帶變硬固化,再將之前穿過象牙的紗佈、棉線緊緊綁在高分子繃帶上,如此,就能完好無損地將象牙提取出來瞭。

“第一次取出一根完整的象牙時,感覺就像抱著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又激動又欣喜。”肖慶說,6個“祭祀坑”一共發掘出的象牙達700多根,最長的接近1.5米,沒有一根損毀。這次象牙提取和保護不僅運用瞭傳統手法,也首次采用瞭高分子繃帶等新技術,在他看來,是一次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如果說整根象牙提取考驗的是細心,那麼象牙碎片的提取考驗的則是耐心。在參與5號坑發掘時,肖慶的同事、同為90後文保工作者的李思凡發現,與其他“祭祀坑”不同,這個隻有約3平方米的小坑裡,鮮有大件器物出土,密密麻麻都是細碎的象牙雕刻殘片、金箔片等。

“這些象牙碎片有的還不到1厘米長,上面卻雕刻著精美的雲雷紋等紋飾,清理提取非常困難。”李思凡說,“必須先用細毛刷將殘片上的泥土打濕,再用自制的細竹簽將泥土剔掉,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不小心手抖一下,文物就有可能碎掉。當成功提取象牙碎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那些比頭發絲還細的刻線時,感覺一切努力都值瞭。”

讓李思凡感受頗深的,是科技考古的魅力。比如運用3D打印技術,為大質量青銅文物穿上矽膠膜制作的“軟蝟甲”,讓其在出土提取時免受損害;同位素追蹤溯源技術,為文物來源研究打開更廣闊的視野……“高科技大量運用,讓傳統考古、實驗室考古、文物保護深度融合,處處都能感受到科技和創新的力量。”李思凡說。

修復:

讓文物重煥光彩

在這次三星堆考古發掘中,5號坑發現的黃金大面具曾轟動一時。黃金面具的修復,更是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雖然今年剛30歲出頭,魯海子卻算得上是一位金器修復與研究的老手。在來三星堆之前,魯海子曾是江口沉銀遺址文物保護修復現場負責人,參與江口出水金器的矯形等相關工作。2020年底,三星堆4號坑勘探時發現瞭黃金殘留物,魯海子便接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通知,來發掘現場做金器矯形工作。

“文物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開展修復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清理和研究工作。”魯海子說,拿金器來說,在提取之後,首先要對埋藏環境的泥土和金器上的附著物進行取樣分析,然後再根據文物的受損狀況繪制文物病害圖,最後才是清理表面附著物並進行矯形。

“三星堆的金器受損都很嚴重,剛出土時基本無法完全確定原有形狀。”魯海子說,他還記得,5號坑黃金大面具剛發現時,被泥土擠壓變形成不到兩厘米厚的一塊,靜靜地埋在坑中。在國傢博物館的專傢到來之前,他連續幾天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提取金面具的相關成分進行檢測,判斷矯形的可行性,為後期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