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考古”:點彩與分色的繪畫實驗

時間:2024-03-28 11:11:46瀏覽次數:1594

作者:陸穎(浙江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研究員)

19世紀,光與色的奧秘被揭開,生活在技術浪潮中的藝術傢們開始重新審視色彩,並在藝術創作中試驗色彩理論。他們試圖創立自己的色彩語言與認知模式,使色彩逐漸從人物形體或敘事主題的附屬位置中掙脫,成為有意味的藝術符號,獲得獨立的美學價值。

Ⅰ科學與藝術中的光與色

對色彩的關註早已有之,亞裡士多德就曾提到過白光是最純凈的光,人們長期以來對此深信不疑。直至17世紀,艾薩克·牛頓發現“色在光中”,他的棱鏡實驗證明瞭太陽白光是一種復合色,通過棱鏡的散射,白光被分解為一道七色光譜,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混合而成。牛頓完成於1704年的著作《光學》至今依然是學習顏色理論的重要讀本。同時對藝術與科學擁有不竭激情的達·芬奇也早就發現物體之間的色彩是相互影響而非獨立存在的,他的繪畫理論著作《繪畫的論述》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建立瞭配色理論。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資料圖片

19世紀,對光與色的科學討論不再僅限於物理學界,文學傢、畫傢和哲學傢們都投入討論和實踐,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例如,《浮士德》的作者歌德在1810年抨擊瞭牛頓的光學物理理論,其著作《色彩論》強調對視覺色彩的肯定,宣揚應當從心理學而非光學的維度來研究色彩。1839年法國化學傢米歇爾·歐仁·謝弗雷爾根據牛頓的理論,完成著作《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原理》,提出“色彩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色環來表示。環中藍、紅、黃為三種基本色。因為它們可以通過進行混合調成其他任何顏色,我們稱之為‘原色’”。隨後,他在牛頓的圓形圖基礎上,提出瞭十二色光,以簡單清晰的闡釋被同時期的畫傢們理解與接受,成為連接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重要理論橋梁。來自美國紐約的奧格登·魯德進一步為現代藝術傢們提供瞭理論支持,他認為色彩的視覺作用隻是存在於人類自身的感覺,而並非物理世界的絕對因素。魯德的著作《現代色彩學》傳入法國後,新印象派畫傢們創造瞭大量色彩混搭的視覺效果。

在盛行的色彩理論討論氛圍中,畫傢們開始將畫筆作為直接的色彩理論實踐工具,展開色彩的繪畫實驗,法國畫傢喬治·修拉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脈搏下開始瞭自己的點彩畫創作。這位年輕人認真研讀過謝弗雷爾、亥姆霍茲、佈呂克以及魯德的色彩理論著作,並且希望通過藝術實踐重新建構一種色彩的語法。即便理論傢和藝術傢在磨合過程中多有觀念上的出入,但修拉依然讓我們看到瞭一種嚴肅對待色彩處理的科學模式。他摒除印象派的主觀即興畫法,以點狀顏料大量細致地塗抹在畫佈上,並進行精確的計算和排列,他經常從色輪的兩端取色,以此提高色彩的活力。簡單舉例來說,雖然紅色和綠色在色輪上是相對的兩色,但在畫佈上相鄰排佈時,紅色看起來更紅,綠色看起來更綠,形成視覺錯覺。點彩畫派的科學實驗就這樣開始瞭。

Ⅱ點彩畫派:視覺混色與色彩的分割

1886年,修拉攜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參加印象派第八次畫展,緊接而來的是大量關註、爭議,甚至流言蜚語。一些批評傢視其為失敗的作品,因為“科學性太多,藝術性太少”,印象派的兩位代表人物莫奈和雷諾阿也公開表示憤慨,認為其畫作是對印象派的反叛與嘲弄,二人自此不再參加印象畫派展出。這也使得這幅畫具有瞭標志性意味,它意味著“印象派的時代結束瞭,新的團體將會取而代之”。法國藝術評論傢費利克斯·費內翁在書中如此描述:“這個新的團體應當稱為‘點彩派’或者‘科學印象主義’,而修拉就是這個團體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視覺考古”:點彩與分色的繪畫實驗

《馬戲團的巡演》 資料圖片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是修拉對科學色彩理論進行繪畫實踐的成熟之作,也被認為是點彩畫派的代表作。他以高度的精確性來繪制油畫,在巨大的畫佈上嚴密地佈滿精準排列的色點,不同顏色的色點並置在一起,如同印刷上去的色彩網點,混合成一種新的色彩韻律。該做法在19世紀70年代已被莫奈和畢沙羅在作品中采用,但修拉在他們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追求科學性和精確性,並力圖保持畫面的純凈與嚴謹。這不僅體現於色彩技法,也體現於這幅畫內斂的視覺構圖。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