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喜全:戲曲藝術需要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

時間:2021-07-02 15:49:41瀏覽次數:1032

“那時候是天天練,當時處於變聲期,嗓子越來越不好,老師就加強瞭武功的訓練,沒有歇過一天,沒有寒暑假,中午練功,晚上拉戲。“談起恩師張靖祥老師,金喜全滿懷感激與感動,直到現在,每次演出結束他總會在心裡默默感念老師,現在不能保證每天練功,但依然能夠在臺上有這種表現,這有賴於當時的刻苦練習。“老師是無私的付出,張老師每天陪著我練功,為我加課,他覺得你是這塊料,要好好培養出來,繼承這門藝術。”

讓金喜全記憶深刻的是,有次張老師的愛人對他說,“喜全,你不知道你師父為瞭你學戲,到瞭晚上睡不著覺,三點鐘突然從床上起來走身段,把我嚇一跳,我就問怎麼瞭?他說,‘我總覺得喜全這點走不順,是腳、手,還是腰的問題?我突然想到是哪裡的問題瞭,我走走看,是不是這樣就更順瞭。’”在《雅觀樓》的練習中,需要表演槊的出手技巧,張靖祥老師天天幫金喜全保管演出的道具,把槊放在自己傢裡。“有天我去老師傢裡學戲,發現槊平擺在四把排齊放置的凳子上,這是為瞭不讓槊桿變形彎曲,保證演戲的時候不出紕漏。老師真的是對我全身心的付出,我太感謝張老師瞭!”

1998年,中專畢業已經工作的金喜全決定報考中國戲曲學院。“我覺得自己在專業上面還是太欠缺,學的少,會的少,應工有點捉襟見肘,我都覺得自己丟人。”當時中國戲曲學院六個字對他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金喜全參加瞭考試,以文戲《飛虎山》,武戲《八大錘》,取得瞭專業第一的成績。“當時的評委老師說,沒有看到這麼全面的一個小生人才,問我,‘你還會什麼基本功,’我答,會飛腳、旋子這些技巧,還會翻跟頭,評委老師都很驚喜”。

“2001年1月5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表演《八大錘》,這是我這輩子演的最好的《八大錘》。”當時還在中國戲曲學院讀大三的金喜全憑借京劇《八大錘》榮獲文化部全國京劇優秀中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時的練習非常狠,一晚上一口氣拉六遍戲,堅持瞭半個月,老師、同學也很鼓勵我。”在中國戲曲學院就讀期間,在茹紹荃、張春孝、畢高修、蕭潤德等老師的教導下,金喜全抓住學習的機會,不斷拓展著自己的京劇視野。

談及自己在學藝之路上不同階段受到的戲曲教育,金喜全稱,中專學習是打基礎,把根基打好,不見得非要學多少出戲,但得學一出是一出,通過一出戲,能夠學到很多,學會舉一反三。但到瞭大學,需要開拓眼界,提高拓展能力,首先是劇目的積累,會唱之後得琢磨如何才能唱好,技巧如何運用,怎麼才能用得好看。

臨近畢業,金喜全收到瞭中國京劇院、天津京劇院、上海京劇院拋來的橄欖枝。為什麼會選擇上海?對於自己的選擇,金喜全說,自己是被上海京劇院的真誠打動,“當時上海京劇院以人才引進方式歡迎我加盟上京,並表示不管我去不去,邀請我在次年一月在香港演出的《白蛇傳》中出演許仙,與史依弘搭檔。自己還是一個沒有畢業的學生能夠得到重視與認可,我非常感動。來到上海工作近20年,上海的確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始終在培養、鍛造、激勵並成就著我。“

活態的京劇 是人與人的傳承

2006年,在中國京劇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習時的金喜全通過葉派大戲《群英會》榮獲第1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隨後,拜在瞭京劇大師葉少蘭先生門下,成為“葉派”傳人。追隨師父葉少蘭,金喜全學瞭《羅成》《呂佈與貂蟬》《周仁獻嫂》等葉派經典劇目。“葉老師說,‘要做一個明白的演員,不要當一個糊塗的戲匠。’這是對我最大的教導,怹說的道理很深刻,總是點到人的心坎上,臺上沒有一刻的懈怠,臺上也沒有浪費的空間,認認真真把戲演好,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作為當今京劇青年小生中的領軍人物,金喜全不僅在京劇小生行當出類拔萃,更潛心鉆研藝術創作,是業界不可多得的兼演、編、導於一身的發展全面的優秀京劇演員。2013年,由他自編自導的新編京劇《蘭陵王》參評中國戲劇梅花獎,並最終奪梅。《蘭陵王》根據流失於日本的“蘭陵王入陣曲”等資料,編創出氣勢恢宏的曲舞,劇目風格文武並重,獲得瞭業界的廣泛贊譽。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