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瞭被邊緣化的階段,越來越多以非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正回歸舞臺中央。大本曲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逐漸彰顯出新的生命力。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來的東西,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丟瞭!”年輕人願意學習傳統技藝,也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更多傳統文化。隨著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氛圍漸濃,不少傢長認識到:傳統文化很好,是有價值的。藝術熏陶既可以是學鋼琴、吉他,也可以是學三弦、唱大本曲。“現在周末跟我學習大本曲的孩子,有十幾個!”說這話時,趙政忠透著自豪。
從大眾化到分眾化
文旅融合,創新傳統技藝,從賣產品到賣文化
非遺產品賣得貴,貴在人工,因此,實現盈利是不少非遺面臨的普遍難題。一件白族刺繡婚服,差不多要縫制一年。一件動輒上萬的衣服,銷售確實很難。
“一年也賣不出幾件,倒是便宜些的銀器,銷售挺好,足夠養活我們這個小院。”周城村手工藝人段樹金介紹,以往白繡靠的是本地市場。“女孩出嫁,要有件白繡縫制的服裝。如今女孩結婚穿婚紗,白繡自然賣不出幾件。”
“現在由賣服裝改成瞭租服裝。”段樹金說,客人由旅拍公司聯系,他們負責提供白繡服裝和場地,一件衣服一天租金300元。“一件衣服上萬,別說顧客,我自己都覺得貴。以前一件賣一萬,一年也不一定能賣出一件;現在租衣服,每個月租金就能破萬。”
從賣產品到賣文化,非遺文化的價值得到彰顯。而背後的關鍵,是從賣給大眾轉變為分眾營銷,發掘、滿足新的社會需求。“好吃好看,不如好玩。”字汝民說,“相關部門的支持能實現非遺的保護,但能賺錢才能讓非遺有持續創新發展的動力。”
記者采訪中發現,一傢茶馬古道沿線的茶葉店,曾經隻能勉強維持;後來經營圍爐煮茶,收取茶位費,反而火瞭起來。
“要讓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雲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遊峭表示,必須因地制宜,讓文化產品找到實現市場價值的途徑。
“功夫全在細處。”劍川木雕國傢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段四興正在給徒弟們傳授技藝。立意線描、打坯、修光、裝飾……一塊栩栩如生的木雕需要匠人無數道工序才能完成。想要掌握浮雕、鏤空雕這樣的關鍵技藝,需要耐住性子踏踏實實地學上三年甚至更久。為瞭傳承這門古老的技藝,段四興開辦學校,廣收學徒。
如何將好的創意與技藝相結合,讓古老的非遺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幾乎是大多數傳統手藝面臨的共同問題。“要發展,缺的不是技藝,而是創意。”在段四興看來,想要守住和傳承技藝,更關鍵的是創新。通過與雲南藝術學院合作,段四興大膽創新,開發木雕文創產品,並鼓勵學生將流行元素與木雕結合。筆筒、茶盒……創意木雕產品的推出,為劍川木雕的傳承與發展註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劍川從事木雕人員有兩萬餘人,鶴慶銀器2020年產值超過31億元、鶴慶新華村被評為“淘寶村”,巍山縣正打造“巍山鄉廚”品牌……從幾個人的堅守,到多數人的認同。念念不忘,已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