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古人喜歡去哪兒避暑?

時間:2023-08-08 10:33:11瀏覽次數:1256

《虎溪三笑圖》,南宋,佚名,絹本設色,縱26.4厘米,橫47.6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傳教士炒作出的“避暑勝地”

光緒二十年(1894),英國傳教士李德立登上廬山,驚喜於廬山的涼爽氣候和優越的自然條件,對廬山的資源進行瞭科學合理的規劃,經過幾番周折後促成清政府九江道臺與英國九江領事簽訂瞭《牯牛嶺案十二條》獲得瞭這塊土地的開發權後,在1901和1904年間兩次擴大租占地區,形成瞭一片完整的避暑旅行區,廬山作為現代化避暑勝地被有計劃地大規模開發自此而始。

應該說李德立的眼光確實獨到,他看中的牯牛嶺位於廬山山頂的大月山、小天池山、含翻嶺之間,四周巖質堅硬,適於開發建設。自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在此敕封“天池寺”,明令禁止在此處采樵放牧,損毀森林,這一禁令一直延續至有清一代並得到很好的執行。多年的封山育林,使牯牛嶺一帶草木蔥蘢,遮天蔽日,為景區的開發提供瞭優質的條件。李德立率人勘查廬山地形後,確定並修築瞭從牯牛嶺經剪刀峽到蓮花洞通往九江的山路,對牯牛嶺經石門澗、九十九盤通往沙河的道路也進行瞭整修,由此打開瞭從九江通往牯嶺的大門。

此後,廬山迅速成為國內外各方勢力追逐的避暑勝地。1897年,俄國人先租後占,搶得蘆林、星洲一帶土地;次年,美國人租到醫生窪一帶;1914年,法國人租得狗頭石地區約12畝土地,後又定新約增至77畝,廬山上適宜開發的地段可以說被外國人瓜分一空。到1933年,山上共有度假別墅800餘棟,形成瞭一個涵蓋歐洲、美洲、亞洲等18國人民同住一山的小世界。

廬山雲景。廬山風景秀麗,文化內涵深厚,李白、白居易、蘇軾等文學大傢都曾登臨廬山,留下詩作。20世紀初,英國傳教士李德立率先對廬山的資源進行瞭科學合理的規劃,此後廬山因其涼爽的氣候和優越的自然條件,迅速成為國內外各方勢力追逐開發的避暑勝地

學者胡適曾在1928年總結廬山所代表的三大文化趨勢,一是“慧遠與東林寺,代表瞭中國‘佛教化’和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二是“朱熹與白鹿洞書院,代表瞭中國近世700年的宋學大趨勢”,三是“李德立與牯嶺,代表瞭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而這一理論也可以視為其他三大近代形成的避暑勝地發展史的投射。莫幹山、雞公山、北戴河的開發皆經歷瞭外國人(多為傳教士)發現——各國開發者蜂擁而至——大肆宣傳——聲名鵲起的過程。特殊的歷史環境催化瞭“避暑勝地”概念的形成,當西學東漸的文化思潮彌漫在整個中國的上空,“避暑勝地”這一傳自西方的時髦概念便很難不成為國人競相追捧的對象。

1996年12月6日,廬山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廬山的評價報告,正是對從古至今中國人所鐘愛的避暑地特點的最好總結:“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中,形成瞭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吳冠文《謝靈運詩歌研究》

趙麗霞《初盛唐旅遊詩歌研究》

丁慶勇《唐代遊記文學研究》

錢雲《廬山度假旅遊地的形態演變與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