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溢著酒精與豪情的時代,看李白、杜甫的舍與得

時間:2023-08-14 10:37:29瀏覽次數:1151

士大夫在世,除瞭報效朝廷追逐功名事業外,也就會舞文弄墨、著書立說。前者求事功,後者做學問,前者是顯性的、是主流,後者是隱性的、是末流。一個成功的文人士大夫要兼顧事功和學問,既平步青雲,又詩書傳傢。如此完美的成功者,在實踐中是極少數。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要面對二者的取舍。這種取舍是極不平衡的,學問創作要求天賦、勤奮和思緒,以上都是個體自身能夠擁有的;追逐事功的門檻則要高得多,除瞭衡量追求者的標尺外,還索取追求者的忠誠、尊嚴,並附帶諸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要求。顯然,追逐事功之路更崎嶇難行。人生糾結之處,在於這條路不好走,又不得不走。因此,讀書人的人生取舍,準確地說是如何獲得仕途的成功,以及在仕途困頓之後如何或主動或被動地在文字中尋求內心的平靜。不同的取舍,決定瞭不同的人生方向和結局。

李白、杜甫在人生終點線前,應該都會感慨事功無成、抱負難伸。好在,李白在世時便有“詩仙”美譽,盛名遍傳天下,籍籍無名的杜甫則要等到病逝半個世紀後才被人發現價值,後來居上,成為我們民族的“詩聖”。二人並稱“李杜”。

當年,那些李杜仰望並乞求的達官貴戚早已完全為歷史淡忘,他們在李杜那一聲聲沒有尊嚴的乞求中連帶的姓名,反而成為瞭留在人世間的唯一痕跡。

(張程,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本文刊於《文史天地》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