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一大哥”汪倫到底為李白充瞭多少值?

時間:2023-07-21 12:01:01瀏覽次數:1596

李白和汪倫的故事,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都得益於《贈汪倫》一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此番與汪倫相見並作詩,當在天寶十四載(755),當時的他多年來遊歷各地卻報國無門,壯志未酬意難平,在悵惘之下甚至有瞭隱居起來不問世事的打算。此時,“粉絲”汪倫的熱情相邀與踏歌相送讓李白心中無比溫暖,於是產生瞭千古絕唱,而這首作品也讓原本籍籍無名的汪倫成為名揚後世的至情至性之人。

《李白行吟圖》(局部),作者/(南宋)梁楷,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汪倫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又是如何成功“追星”李白的?

汪倫的身份

關於汪倫的身份,歷來有三種觀點。

其一,村人說。此說始見於宋楊齊賢《李太白文集》:“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釀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這種觀點影響瞭後代許多註傢,如明朱諫《李詩選註》、清王琦《李太白詩集註》皆引此說;但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如明唐汝詢《唐詩解》:“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

其二,豪士說。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六稱:“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雲:‘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傢酒店。’李欣然至。乃告雲:‘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傢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傢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今潭已壅塞。”袁枚不但指明汪倫是涇川縣的“土豪”,而且還講述瞭他用“桃花潭”和“萬傢酒店”騙李白與自己相見的故事,堪稱詐騙式追星第一人。

其三,縣令說。袁枚“豪士說”雖生動有趣,但千百年來未見於他處。李白與汪倫相見後,在他的別業居住瞭一段時間,臨行前,汪倫“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據《唐會要》記載,天寶末年,“近緣軍機,調發傷重,傢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賣田,人不為售,內顧失計,四壁皆空”。若汪倫為山野村夫,連年爭戰恐怕早已囊中羞澀,如何能在別業款待李白數日並送之貴禮?李白又怎能欣然接受此等禮遇?且李白曾有《宿五松山下荀媼傢》一詩:“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傢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當時農傢貧苦,一盤“雕胡飯”尚令李白再三辭謝覺受之有愧,若汪倫為一村人,李白豈會一直住在人傢傢中叨擾良久?汪倫可以給李白寫信,還有足夠的能力盛待他,足見其絕非普通村野百姓,而是涇川的富有顯貴之士。此外,袁枚稱“今潭已壅塞”,但桃花潭至今猶在,足見其說不足信,當為道聽途說之語。

1982年新發現的涇縣《汪氏宗譜》中的“汪倫”一條雲:“汪倫,又名鳳林,仁素公之次子也。為唐時名士,與李青蓮、王輞川諸公相友善,數以詩文往來贈答。青蓮居士,尤為莫逆交。開元天寶間,公為涇縣令,表蓮往候之,款洽不忍別。公解組後,居涇邑之桃花潭。生子文煥,傳十餘世,有遷常州麻鎮者。其兄鳳思,曾為歙縣令。”

有學者在研究其身世後認為,汪倫為唐代歙州都督、越國公汪華五世孫,以此證實汪倫出身望族的事實。若汪倫任涇縣縣令,按照唐代官制的地區回避制度,汪倫不可以在傢鄉及鄰縣任職,所以汪倫不可能是涇縣人,即不可能是桃花潭附近人。後來,又有學者提出“汪倫籍貫新說”,認為汪倫是安徽黟縣人,正好解開瞭汪倫籍貫中的謎團——汪倫當時在涇縣,隻是由於正在縣令任上而已,這就解釋瞭汪倫為何有能力去“追星”。

唐代宣州及其附近圖。來源/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汪倫真是“詐騙式”追星?

李白與汪倫天各一方,究竟是如何結識並成為好友的呢?長期以來,受到袁枚《隨園詩話》的影響,人們都認為汪倫是用欺騙的方式將李白騙來涇川的,該故事讀來確實傳神有趣、膾炙人口,但隨著汪倫真實身份的曝光,此事也顯得不那麼可信起來。出身不凡且與諸多名人有所往來的汪倫,在面對自己的偶像李白時,真的會用欺騙的方式來“追星”嗎?

相關推薦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