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漢學傢與藝術傢,在良渚讀懂中國

時間:2023-12-12 10:26:44瀏覽次數:1295

12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外國青年漢學傢在“良渚論壇”青年漢學傢分論壇現場。

1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外國青年漢學傢在體驗琢玉項目。均由“良渚論壇”主辦方供圖

良渚,中文寓意是“美麗的水中小島”,距今5000年左右,這片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水鄉澤國,存在著一個稻作文明的早期區域性國傢形態。首屆“良渚論壇”不久前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來自五大洲的青年漢學傢和藝術傢遠道而來,與中國的專傢學者共聚良渚,以“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見證連續、創新、統一、包容與和平的中華文明。

在對話中瞭解中國,民心相通

“能來參加‘良渚論壇’,對我們漢學傢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到這裡可以瞭解真正的中國,瞭解5000年的良渚文明,加深兩國人民的友誼。”格魯吉亞漢學傢、巴統國立大學漢語教師大衛·安德古拉澤第一次來到良渚,作為一名漢語教師,他致力於讓格魯吉亞學生瞭解真正的中國,讓他們瞭解和愛上中國文化。

“浙江始終是讓世界讀懂中國的最佳窗口之一。”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陳廣勝說,1萬、5000、1000,這是3個代表浙江的文化密碼。在距今1萬年的浦江上山遺址,發現瞭浙江先民率先馴化野生水稻的遺跡;在距今5000年的良渚遺址,遠古超級工程與由琮、鉞、璧等禮器構成的玉禮,一起建構起瞭代表中華文明之源的早期區域性王權國傢;在距今1000年前,浙江成為江南文化之源,見證瞭越文化、吳越文化、宋韻文化延綿發展。

“‘百聞不如一見’這個成語是正確的。”德國波恩大學孔子學院常務院長葉翰識說。一到中國,他發現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僅是理論的描述,它真正存在,是可以看到、感受到的現象。

在“良渚論壇”青年漢學傢分論壇上,來自33個國傢的青年漢學傢與中國的專傢學者探討“新時代青年漢學傢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哥斯達黎加大學哲學院教授菲利普介紹,自2017年開始,哥斯達黎加大學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推動歷史、漢學和中國文化研究,“希望通過這場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不僅各美其美,還能美美與共,最終實現天下大同”。

從古至今,中華文明與域外的其他文明長期存在交流對話,不斷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介紹,從小麥、黃牛到冶金術,長期以來包括良渚文明在內的中華文明,就與世界各地文明積極交流,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征提供重要實證。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互聯、互通、互鑒各個文化的重要渠道和成員。”尼日利亞阿佈賈大學政治國際關系學系主任謝裡夫表示,尤其是年輕人,可以通過線上等虛擬形式做更多的溝通和交流,保護自己文化特性的同時進行文化輸出,“就像中國有句成語‘和而不同’,我們將致力於打造更加和諧的全球社會,促進全球的共同發展”。

在互鑒中迸發靈感,相互成就

藝術是跨越國界的語言,是人類文化交融的基石。在“良渚論壇”的組成部分“藝匯絲路——訪華采風作品展”上,來自80餘國的藝術傢通過150餘幅油畫、水墨畫、抽象畫和雕塑作品,展現瞭“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用藝術搭建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之橋,在互鑒中綻放靈感,相互成就。

“山水是人的終極傢園,藝術傢可以通過演繹山水,實現文明交流互鑒,建設一個跨越文化壁壘的美學共同體。”在“良渚論壇”分論壇“中外藝術傢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鑒”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著名畫傢許江說。站在良渚遺址的土地上,他感受到天蒼蒼、野茫茫,山水的氣象籠蓋四方,山水的根脈在腳下生長,“這是中國文化和世界共情、共榮的根脈”。

“各國藝術傢從中國藝術中獲得靈感與啟發,並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語言,將采風中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悟轉化為多元的藝術創作與實驗。”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餘旭紅在巴拿馬藝術傢黃永康的作品《搖滾富春》前,拿出一張縮小版的黑白《搖滾富春》,這幅作品的靈感受到瞭中國水墨畫的啟發。因為巴拿馬很熱,主要的文化特征是熱烈的,所以藝術傢又給作品用上瞭絢爛的色彩,變成一幅“火熱的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