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查海遺址,追溯古老中華文明

時間:2023-08-03 10:22:19瀏覽次數:1182

類龍紋陶片馮思媛攝/光明圖片

中華民族最早的龍崇拜從何而來?世界第一塊真玉背後反映出怎樣的文明新高度?8000年前的西遼河流域孕育瞭怎樣的中華文明之源?不久前,以“八千年西遼河文明之光”為主題的首屆查海論壇在遼寧省阜新市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等文博考古機構的40餘位業界專傢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查海遺址的重要發現,發掘文物、遺跡背後的歷史價值,尋找那跨越數千年的文明曙光。

“石堆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形象

1982年,在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北查海村,遼寧考古工作者在此發現瞭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早期重要文化遺址——“查海遺址”。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一條長19.7米,寬1.8~2米的“石堆龍”的發現,讓查海遺址一度成為學界關註的焦點。查海遺址發現至今雖已逾40年,但越來越多的專傢學者卻為之著迷,重要成果不斷湧現。

“起初,考古人員在查海遺址發現瞭兩件‘類龍紋陶片’,其中一為蜷曲的尾部,一為盤旋的龍體,同時帶有鱗狀的紋飾。但因為是局部碎片,在當時並未引起相應重視。”查海論壇上,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譽院長郭大順說,“而之後發現的‘石堆龍’,龍頭、龍頸、龍體、龍鱗、龍爪、龍尾等擺放分明,身體前部下方用石塊堆砌出像足又像雲霧的襯托物,是迄今為止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形象,引起瞭學界廣泛關註。”

一直在深入研究查海遺址的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長高大倫認為,查海遺址最重要的發現就是“石堆龍”。它不僅是寫實的堆塑,更是查海先民們精神上的寄托。它的存在成為查海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進行龍崇拜的有力例證,對5000年外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華早期文明的探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兩件“類龍紋陶片”的出土,到“石堆龍”的現身,查海遺址的發現似乎在向人們告知龍的真正含義。阜新查海遺址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李井巖對記者說:“‘石堆龍’的大型龍體代表著查海強大的形象。他們將被征服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加到自己龍圖騰的身上,就逐漸形成瞭駝頭、鹿角、鷹爪、鯉身等各種動物形象於主體大蛇身上的中國龍。最終,龍在不斷地演化中,變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國人的心中。”

查海先民善識玉更會用玉

在沒有人造強光的情況下,如何精準辨別玉石?這一難題,查海先民在距今8000年時就已破解。此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對查海遺址出土的玉器鑒定證明,“查海地區出土的玉器是全世界已知最早的真玉器。鑒定的8件玉器明顯地出自不隻一塊玉料,這說明查海人鑒別玉料的水平已相當高,早早告別瞭真假玉混雜不清的階段。”因此,距今約8000年的查海玉器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真玉”。

玉器加工精度代表著生產力水平。在不斷地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又在查海遺址出土瞭我國最早的石軸承。國內研究中國古代玉器制作的專傢鄧聰認為,石軸承的發現意味著查海玉器可能已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有軸承就說明有機械,用機械來加工玉器,就不單純是手工加工,這是一個跨時代的飛躍。”查海論壇期間,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館員李新全介紹。

目前查海遺址已出土玉器44件。按用途劃分,生產工具有玉斧、玉鑿等堅硬實用工具,在它們上端頂部及刃口均留有不同程度崩痕。有的刃口殘缺,可見是經常使用的實用器。而作為飾品的有玉玦、玉管、小玉環。“這些玉飾品加工技術成熟,表面拋光亮潔,形制規范,開始由實用屬性向審美屬性轉變,滿足人們審美的追求,更進一步證明生產力的飛躍。”李井巖對記者說。

我國著名考古學傢蘇秉琦先生非常重視查海玉器的發現,他認為,“查海玉器已解決瞭三個問題:一是對玉材的認識,二是對玉的專業化加工,三是對玉的專用。社會分工導致社會分化,所以是文明起步。”

“中國人是崇玉尚玉的民族,綿延不斷的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標志之一。查海玉器在滿足先民實用、審美價值的同時,其中蘊含代表一定‘德’和‘禮’思想的社會功能也漸以顯現。”李井巖介紹,“查海遺址墓葬出土的玉器隻有玉玦和玉匕,玉玦在日常生活中佩戴行動就會脫落,實用性不強。而查海先民認為,用玉來殮葬可保屍身不腐,促使逝者再生轉世,這也是原始鬼神靈魂觀念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