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帆 無需感嘆昆曲知音少 要保質保量完成工作

時間:2021-10-28 17:09:46瀏覽次數:1839

楊帆 飾 梁思成

標題 專訪昆曲大武生楊帆:不要感嘆昆曲知音太少,我們要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

昆曲舞臺上,他是《夜奔》《單刀會》《千裡送京娘》《華容道》裡的大武生,完美演繹北方燕趙男兒的豪爽仗義;生活中,他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北方昆曲劇院大武生楊帆結緣昆曲已有40多年瞭。在最近上演的原創大型昆曲《林徽因》中,他飾演梁思成,這是楊帆昆曲舞臺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個知識分子形象,如何以古典昆曲演現代戲、現代人,準確找到角色與自身具有的共同點是他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我必須在舞臺表演、形象氣質上無限接近人物。”

楊帆做過導演、演過話劇、拍過電影,最終還是“留守”昆曲舞臺,從懵懵懂懂入行,到與昆曲廝守難分,多的是對昆曲藝術的歷練積累,多的也是對昆曲舞臺的無限眷戀,多的還是對昆曲藝術傳承發揚的重任與擔當。說起恩師侯少奎先生,楊帆記憶深刻的是老師細心嚴格的藝術指導,以及溫暖無私的身心關愛。“上一輩藝術傢對藝術的傳承,對後輩的教導是純粹而無私的。”

1982年入學北方昆曲劇院至今,楊帆學習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都與這個藝術殿堂密不可分。他滿懷深情憶起往日大夥兒圍在一起排戲、說戲的情景,“那是一種傢的感覺”。昆曲藝術幾經起落浮沉,楊帆說,他並不擔憂昆曲的沒落與無人問津,“昆曲的節奏和欣賞角度,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的,不要感嘆知音太少,這不是我們需要感嘆的,作為昆曲人,我們首先要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對喜歡昆曲的觀眾有交代就夠瞭。”

昆曲舞臺上的“梁思成”

中華網:您在《林徽因》中飾演梁思成,您如何理解這個人物?為瞭演好這個角色,您做瞭哪些準備?

楊帆:這部戲是現代戲,要演的是當代人,在形象氣質、舞臺表演上要能夠讓觀眾看到人物的影子。我閱讀大量的書籍、看圖片等,做瞭一些對梁思成先生的瞭解。上個世紀20-30年代,正好是他們風華正茂的時候,年輕又有學問,在當年來說是精英階層,從小傢庭生活優渥,又受到瞭西方的教育。在李莊,他們行路困難、生活拮據,身體上又有病痛的折磨,但多大的生活落差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他們骨子裡的民族氣節,強大的信念、堅韌的品格,深深打動著我。

文字提到他第一次軟弱是在和當時北京市長要求保留北京城的時候,他失聲痛哭,他的慟哭是痛徹心扉的,堅持保留老北京建築。看到這裡我很感動,作為一建築學的專傢,他具有的前瞻性,他對文化的保護與堅守,他的哭泣不僅僅是為瞭建築,更是為瞭民族文化,對於梁思成先生,我充滿敬佩。

中華網:您在塑造這一角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楊帆:首先,年齡化是貼近舞臺的關鍵,我已經50多歲瞭,要演一個20歲左右的人,對我來說,外部形體既要表現出梁思成先生年輕的狀態,但又不能顯得太過做作。在他們設計國徽和紀念碑的階段,梁思成先生不管是從學識上,還是從待人接物的狀態上,都更沉穩瞭。用說話的語速、唱腔的聲音、走路的臺步,去表現一個很成熟的男人,同時他也是一名堅強、堅定、有主見的知識分子,沒有瞭學生時代的彷徨。我在演繹時不能表面地去表現他多麼有氣質、豪言壯語等,梁思成先生的性格內斂、溫文爾雅,這種內化的東西很難表演,我試著找到外部形體的一些動作,找到其特定的姿態去塑造,但抓人物內心的時候,要如何體現呢?尤其是戲曲舞臺,和影視又不同,電影可以將鏡頭推到眼部,通過眼睛或語言去表現,但戲曲舞臺表現人物內心,既要帶有舞臺的表演形式,又要帶有韻律性,還要自然適宜不過度誇張表現,梁思成是我目前為止碰到的最難演的一個角色,在平時排練中,我不斷揣摩。

想學戲,得吃苦

中華網:您是如何與昆曲結緣的,在您的從藝之路上,有哪些記憶深刻的事?

楊帆:北方昆曲劇院1979年復建院,當時人才匱乏,1982年招收瞭30個學員班的孩子,當時上戲校有一些優厚條件,一個月25斤糧票,武戲有30斤,每個月還有12塊錢的補助,一年有兩套練功服。1982年,我11歲,進入北方昆曲劇院學員班,當時是團代班的形式,我們就住在劇院裡,日常和演員同吃同住。眼看著老師、師兄師姐們每天排練,隨時都能夠學習,在練戲時老師會說“孩子,你給我走一遍看看?”因此,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名老師的幫助,很多老師都會為我們說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