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帆 無需感嘆昆曲知音少 要保質保量完成工作

時間:2021-10-28 17:09:46瀏覽次數:1840

中華網:您如何看待戲曲藝術的市場化?

楊帆:戲曲市場化任重道遠,不能一下子就推向市場。2001年昆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有改觀,但昆曲的市場普及率、支持率還不夠高,對這個劇種,國傢的支持還是必要的。昆曲作為百戲之祖,有那麼高的藝術造詣,可以作為國傢的文藝名片,有時候不能過多考慮經濟效益,國傢對文化的保護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現在因為一些現實原因,比如對時間的限制,有些傳統劇目得一遍一遍修改、刪減,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損失,會對整個劇造成破壞。

戲曲需要尋找更多與年輕人契合的點

中華網:現在生活節奏快,您覺得如何做才能讓有慢節奏的傳統昆曲走向更多的當代青年,為他們所接受並喜愛?年輕人欣賞昆曲的建議。

楊帆:學什麼都需要引導,老師的引領,老師得告訴他什麼是好聽的,戲曲缺乏讓大傢瞭解的渠道,雖然現在做瞭很多努力,還要需要繼續做下去。戲曲和現實生活有脫節的地方,我並不擔心戲曲會滅亡,隨著人的年齡段的變化,當他沉下來的時候,會聽戲曲的詞兒,看看詞兒是什麼?比如昆曲文本曲牌是宋詞,“原來姹紫嫣紅”,多好聽。

中華網:您除瞭演、導之外,也致力於昆曲的推廣工作,在昆曲在當代的傳播普及方面,您的建議是什麼?

楊帆:現在流行中國風,穿漢服,年輕人應該受受戲曲的熏陶,站有站姿,比如旦角兒走路上身也不動,都是有規矩的,身體的造型感和儀式感,能鍛煉人的氣質。戲曲演員的狀態不一樣,劇種和劇種演員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昆曲和當代結合,需要尋找更多與年輕人的契合點。 

楊帆在《榮寶齋》中飾殷傑

昆曲的普及推廣要有針對性,孩子的理解能力從某些方面來說偏弱,尤其是一二年級,對於昆曲的推廣,應該在大學階段給予更多的力度。大學生的思想、身體已是半個社會人,以後走入社會,可能會離開瞭昆曲,忙於生活,但是慢慢地,還是會回來的。昆曲的節奏註定隻適合一部分人欣賞,不要感嘆知音太少,這不是我們需要感嘆的,首先作為本職人員,我們要保質保量,提高自身的素質與劇目的質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