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文化專業委員會拜訪98歲京劇“鼓王”王玉璞

時間:2021-06-24 18:36:48瀏覽次數:716

6月21日,在上海京劇院藝術傢公寓, 中國文促會戲曲專業委員會領導一行拜訪瞭京劇界赫赫有名的鼓師王玉璞先生。98歲高齡的王先生謙遜溫和,憶起梨園往事,他如數傢珍,對京劇界的“半壁江山”瞭然於胸。

有著“鼓王”之稱的王玉璞曾與周信芳、蓋叫天、郭玉昆、梅葆玖等幾代京劇名傢合作。上世紀60年代,他就跨界參與瞭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的配樂。京劇鑼鼓為這部經典之作錦上添花,其中有不少打擊樂配音就出自王玉璞之手。2001年,新編京劇《大唐貴妃》亮相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梅葆玖的邀請下,王玉璞參與《大唐貴妃》的演出。

7歲開始學藝,練武功的王玉璞,最初想成為一名京劇武生演員,但由於身體原因,不能練功, 改學打擊樂,11歲拜師,開始學“場面”。“場面”是京劇樂隊的俗稱,又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的樂器有拉弦樂、彈撥樂和吹管樂,而“武場”主要就是打擊樂。小鑼、鐃鈸、大鑼和鼓是最重要的打擊樂器。

“先打小鑼,再打鐃鈸、大鑼,幹我們這行很不易,沒有打擊樂的基礎打不瞭鼓,單學鼓不成的,必須有三個階段,鑼的基礎打好瞭,再打鼓,文武都得會。”18歲的王玉璞來到上海,他稱自己在上海混瞭80年,從京劇最輝煌的年代走過來,他文武兼善,見多識廣,能因人而異, 有為演員托戲的豐富經驗。

京劇的鼓師就好比京劇樂隊的指揮,用鼓點子指揮整個樂隊。在上個世紀80年代,裘派弟子李長春在上海京劇院工作時演出的《姚期》,請王玉璞司鼓,“我的操作既不能溫也不能躁,重在韻味,要打出姚期這位老將使敵人聞風喪膽的威風,還要打出一位好角兒的臺風。”

作為一位優秀的鼓師不但要懂戲,還要配合演員的表演,難得的是能夠通過鼓的節奏和力度的變化,把角色看不見的“內心戲”變成聽得見的音樂形象,也就是戲曲鑼鼓能把內心活動加以外化的司鼓技巧。王玉璞說,“戲是一樣的,曲牌也都一樣,節奏和技巧不一樣,比如同一出武生戲,打法也是不同的,費腦子就在這個地方。”

梅葆玖曾撰文憶起與王玉璞的合作。“排戲的過程中,到‘捧印’九錘半那場,我們之間似乎有一種元素在起作用,我的情緒被他的鼓帶起來瞭,這種默契在其他的舞臺劇形式中是沒有的——臺上就穆桂英一個人,打擊樂和我的表演完全融為一體。王玉璞先生手腕力沖,技術精到,平穩樸素,尺寸準確,調動場面,烘托氣氛, 功力獨到。他掌握瞭我表演的情緒,控制瞭劇情發展的節奏,非常難能可貴。”

作為卓越的鼓師,王玉璞在京劇藝術的舞臺上留下瞭他鏗鏘有力、婉轉感人的樂音。作為京劇司鼓藝術的傳承者,他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培養瞭大批優秀的好鼓師,為中國京劇的發展傾註心血,做出瞭巨大的貢獻。2012年12月,王玉璞被授予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代表性傳承人。談起京劇藝術在當今時代的發展,他相信年輕的力量,也對後來者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