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舞蹈:引領“新國潮” 探索民族風

時間:2023-12-20 10:29:11瀏覽次數:1288

繼《春牛圖》《虎嘯圖》《玉兔與嫦娥》之後,舞蹈藝術傢楊麗萍的第四部生肖舞蹈系列藝術片《舞龍》於日前完成拍攝。

楊麗萍在舞蹈領域一直具有強烈的探索精神,也一直勇於在舞臺之外進行跨界探索。早在1998年,楊麗萍就自編自導自演瞭電影《太陽鳥》,該片獲當年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的特別評審團大獎。2021年春節期間,楊麗萍創作瞭生肖影像舞蹈《春牛圖》,並於3月春分時節在她的故鄉雲南大理進行瞭實景拍攝。現場會集瞭數千名當地百姓,大傢一起載歌載舞慶祝春天的到來。《春牛圖》在網絡平臺播出後,點播量超過4億,獲得瞭巨大、良性的社會反響,並引發人們對傳統舞蹈、舞蹈視頻化和楊麗萍本人的持續討論。

在這樣的背景下,楊麗萍決定開創舞蹈界的“新年檔”“賀歲檔”,即在每年春節推出一款生肖系列舞蹈。2022年,楊麗萍聯合藝術傢譚盾、龔琳娜等,結合多種藝術形式,策劃、排練、拍攝、制作瞭生肖系列舞蹈的第二部作品《虎嘯圖》。這也是楊麗萍對舞蹈觀演關系的探索,即如何利用互聯網和影視技術,進一步擴大舞蹈的受眾群體,如何拓展舞蹈、舞劇的觀演模式。《虎嘯圖》給出瞭全新的答案。武術、現場民間樂隊、單板滑雪、摩托車、跑酷、時尚服飾……各路“舞林高手”齊聚一堂,在楊麗萍的帶領下為觀眾呈現出舞蹈藝術新的可能。

2022年11月,楊麗萍創作瞭第三部生肖舞蹈系列藝術片《玉兔與嫦娥》,邀請青年藝術傢李玉剛、青年舞蹈傢陳添、青年舞蹈傢華宵一共同出演。

生肖系列舞蹈其實是要打造一個全新概念的楊麗萍的舞蹈世界,帶來國潮的新方向和新可能。在這個由她構建的“舞蹈元宇宙”中,不僅僅是十二生肖會依次亮相舞臺,孔雀、月光、麒麟等經典形象也會陸續登場,並帶來它們的精彩故事。

從一個時代舞者的視角回望,楊麗萍是在偉大時代演繹民族文化的代表,展現瞭當代中國社會發現美、追尋美、創造美、傳播美的進程。20世紀70年代初,白族小姑娘楊麗萍從山村田野走上舞臺。20世紀80年代初,楊麗萍又從雲南省西雙版納歌舞團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在北京的舞臺上,她從自編自演的《雀之靈》開始,一步一步完成瞭從舞者到“舞神”的蛻變。由她創作的《月光》《兩棵樹》《雀之戀》等作品,不僅多次登上央視春晚,而且舞出國門,影響深遠。以《雲南映象》《十面埋伏》等舞劇為代表,完成瞭從雲南到全國、從東方到西方的貫通,讓中國看見雲南、讓世界看見中國。

楊麗萍說,小時候跟著父輩在田埂上起舞,現在在舞臺上跳舞,這50多年來記不清上瞭多少次舞臺,每當走到側幕條,她就感覺是站在田埂邊,一躍上舞臺,就如魚得瞭水。是自然教會瞭她情感的表達,成為一個生命的旁觀者。對她來說,生活、自然、舞臺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在舞臺上可以把月光灑向更多的人,一起舞,就有瞭無限的能量。

在民族原生態舞蹈的舞臺形式上進行創新,傳遞出作品“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汲取影響,獲取力量,賦予時代精神”的理念,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生肖舞蹈是由楊麗萍引領的“新國潮”,國潮當然不僅僅是往歷史深處的回溯,也可以是在土地上橫向探索的“最炫民族風”。

楊麗萍經常在舞蹈作品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以其獨創性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而備受矚目。楊麗萍的舞蹈作品涉及生命、自然等主題,不同的人對舞蹈和藝術有著不同的期待和看法,甚至引發爭議。近日,在北京舉辦的“網絡環境下公眾人物形象保護研討會”上,專傢學者圍繞公眾人物形象維權法律困境、平臺以及用戶在公眾人物形象保護中的法律責任承擔等問題進行瞭深入研討。北京知識產權法研究會著作權法委員會秘書長李偉民表示,社會各界人士有責任、有義務維護公眾人物的合法權益,共同凈化網絡環境。

<<上一版 下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