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一:當好昆曲服務大眾的“服務員”

時間:2021-11-17 10:02:16瀏覽次數:1489

作為一個在舞臺上成長起來的昆曲藝術傢,楊鳳一太瞭解青年演員對平臺的需求和對專業知識和事業成就的渴求是什麼樣的,她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感悟用於人才培養和劇院管理。“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劇院現在的演員90%都是35歲左右,他們正處在意氣風發、創作力無限的年紀,有這樣一個隊伍潛心開創昆曲藝術事業,一定會收獲豐碩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他們能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健康發展。”

十幾年來,楊鳳一將培養年輕人作為工作重心。在劇院的精心呵護下,一批優秀的青年昆曲演員得到瞭社會各界的關註,創作排演瞭眾多優秀作品。2013年,北方昆曲劇院排演的昆曲《紅樓夢》獲文華獎。“經過多年的努力,欣慰的是當初的三個承諾都逐一兌現瞭。”楊鳳一說。

楊鳳一在《百花記》中飾演百花公主

紮實傳承,穩步創新

“守住昆曲的根,要傳承好、挖掘好昆曲的內涵,同時不能故步自封,一定要找好題材、做好創作,主動創排具有藝術高度、傳承厚度的時代精品。”

國傢級非遺項目昆曲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梅花獎和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獲得者, “2006佛羅倫薩國際婦女獎”獲得者,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愛心大使,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對於這些榮譽,楊鳳一認為都是昆曲和熱愛昆曲的觀眾給予她的,為瞭回饋昆曲、回饋社會,她把傳承和發展昆曲藝術事業作為她為北方昆曲劇院服務的重要任務。“傳承、發展昆曲藝術,將中國的古典戲曲傳唱到全世界,這是我的責任。”她說。

在楊鳳一看來,要傳承好、發展好昆曲藝術,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丟失傳統,必須兩條腿走路。近年來,北方昆曲劇院啟動瞭榮慶學堂計劃,通過傳統折子戲+昆曲知識講座,這一演、講結合的形式進一步普及推廣瞭北方昆曲藝術。榮慶學堂計劃3年傳承400出戲,將本來失傳於舞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劇目挖掘出來、記錄下來、傳承下去。

通過多年的努力,北方昆曲劇院的傳承范圍也在不斷拓展。借助北京市“高參小”模式,劇院把原先集中在大學的演出拓展到瞭中學、小學。楊鳳一認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大學進校園活動推動瞭昆曲的普及,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路徑。

守護傳統之餘,楊鳳一也在思索昆曲的創新發展之路。“這些年,我們對昆曲現代戲的創排很慎重,劇目比較少。”她認為,昆曲是曲牌體,填詞格調高雅,話語風格與現代口語存在距離。當下,楊鳳一一方面從古典名著中尋找改編題材,另一方面也以高標準挖掘現代題材。“目前,我們重點創排的《林徽因》正在緊張排練,這是一部通過古典戲曲藝術講述現代女性故事的劇目,要基於其故事背景、大眾心理與表演形式多重考量。”不論傳統的還是新排的,不論歷史的還是現代的,楊鳳一始終堅守昆曲內涵、堅守創作格調,避免隨波逐流、屈從短期熱點。她說道:“隻有這樣,才能守住昆曲,才能讓更多觀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產生靈魂深處的親近與共鳴。”

本文刊載於《文化月刊》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