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窟列鳴沙 崖壁披五霞——走進敦煌藝術的世界

時間:2023-10-24 16:45:42瀏覽次數:1110

數千年的輝煌,要在一本書中一一展陳,並非易事。在這本通識讀本中,楊先生一則巧妙利用瞭歷史時間軸,將朝代流變和敦煌的興衰串聯起來,二則運用瞭大量珍貴、精美的圖片,使讀者能直觀地感受敦煌藝術的氣象萬千。

書中臻選瞭10個朝代(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的250幅圖片,細數敦煌藝術千年風格的流變。石窟裡,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飛天,有“百千天樂,不鼓自鳴”的樂舞,有媲美女神維納斯的東方曼妙彩塑,有巧奪天工的洞窟建築,有描繪善德善行的因緣故事,更有古代世俗生活的真實記錄。政治經濟、婚喪嫁娶、衣冠服飾、休閑娛樂等方方面面,萬象包羅,鮮活生動。

所有藝術門類都有它生命歷程中達到完滿發展的繁榮期,此前有一個準備期,此後有一個衰落期。這條藝術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於敦煌藝術也適用。明清時期,與前朝相比,敦煌逐漸“黯淡”下來。但千年之後的今天,敦煌又在時人的保護與重視之下,重現輝煌。這種跨越千年的流變與生生不息,何嘗不是一種美!

藝術之美

對於敦煌,哲學傢、美學大師宗白華曾驚嘆:天佑中國!在西陲敦煌洞窟裡,竟替我們保留瞭千年藝術的燦爛遺影。我們的藝術史可以重新寫瞭!我們如夢初覺,發現先民的偉力、活力、熱力、想象力。這一驚嘆,足見敦煌藝術的感染力。

敦煌藝術融合瞭東西方的佛教藝術。在通識讀本中,楊先生運用他深厚的佛學、歷史和藝術底蘊,將不同地域文化對敦煌藝術的影響融入在生動的講述中。

敦煌石窟歷經瞭怎樣的歷史嬗變?“千年滄桑莫高窟”和“百年血淚藏經洞”章節會告訴讀者答案。怎樣辨認彩塑人物,不同朝代藝術風格有何不同?“頂禮膜拜佛尊像”等章節會為讀者說明。飛天如何一步步演變為現今優美的形象?“能歌善舞飛天像”章節會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壁畫講述瞭哪些故事,如何區分佛傳畫、本生畫、經變畫和因緣畫?“平生事跡佛傳畫”“前生後世本生畫”等章節能為讀者揭秘。敦煌的建築有什麼特點?“石窟建築說營造”章節會回答這個問題。

此外,供養人和石窟是什麼關系?靜態的壁畫如何調動我們的感官?古代敦煌人如何貿易經商、婚喪嫁娶、休閑娛樂?這些,都可在讀本中找到答案。

由大傢撰寫的“小書”,與普通普及之作不同之處在於,在展陳事物的同時,具備理論概括與抽象能力。讀本最後一章“石窟藝術話理論”,概括瞭敦煌石窟藝術的美學價值——一為“和諧”,在敦煌石窟藝術中,色彩的搭配、構圖的完滿、佈局的周到,成為和諧的典范;二為“傳神”,訣竅是眼睛,在敦煌石窟藝術中每一尊佛像都是以形寫神的典范;三為“氣韻生動”,即使隻是觀看照片,我們也能強烈感覺到敦煌石窟藝術生動的氣韻,那一尊尊飛天、一尊尊菩薩渾然天成;四為“意境豐富”,當我們沉醉於敦煌石窟藝術時,從靜止的壁畫中看到瞭生動的舞姿,從無聲的雕塑中聽到瞭美妙的音樂,這就叫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象外之意、韻外之致;五為“崇高”,敦煌藝術達成瞭儒傢、道傢、釋傢都追求的“天人合一”,以飛天的藝術表現最為典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在裝幀上亦頗費心思,封面祥雲燙金、流光溢彩,內頁紙張雅致、古樸素凈。

筆者曾有幸到訪敦煌,被那裡的壯美深深震撼。敦煌藝術,不僅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的心靈之所,承載瞭他們對信仰的堅守,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無論流光如何飛逝,敦煌藝術都始終見證著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精華。

讀罷此書,在感嘆敦煌藝術瑰麗絢爛的同時,也感受瞭它的千年傳承與流變之路。假如讀者準備前往敦煌,不滿足於走馬觀花“到此一遊”,楊先生這本《敦煌藝術通識課》會是一個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