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博物館:展示博大精深的農業文明

時間:2024-03-26 09:42:23瀏覽次數:1231

  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石磨盤、石磨棒。

  清代雲錦蟒袍。

現代告別田賦鼎。  本文圖片均由中國農業博物館提供

  漢代綠釉陶作坊。

  東漢褐釉陶播種俑。

在北京東三環,矗立著一座大型園林式博物館,這便是中國農業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全國農業展覽館是20世紀5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落成並開放。1986年9月,在農展館基礎上建立的中國農業博物館正式開館,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管理模式。

中國農業博物館藏品總量14萬餘件,特色藏品有農業古籍、傳統農具、彩陶、票證、農業宣傳畫、高密年畫、土壤標本、農業蠟果等,其中一級文物213件。館內設有基本陳列“中華農業文明”、專題陳列“中國傳統農具”“中國土壤標本”“彩韻陶魂——田士利捐贈彩陶展”,還有農業科普館、二十四節氣傳統農事園等,生動展示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農業文明。

追溯農業起源

“中華農業文明”展陳面積約4850平方米,通過1000多件(套)文物展品和場景復原、動畫影像等,展現瞭上萬年的中國農業發展史。

走進序廳,“農耕五祖”雕像映入眼簾,這是傳說中對中華農業文明起源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伏羲、神農、黃帝、嫘祖、大禹。四周的壁畫描繪瞭燧人取火、有巢築屋、後稷稼穡等神話傳說,反映瞭遠古先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發明創造。

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逐漸由原始的漁獵采集轉變為農業耕作,還出現瞭紡織、制陶等手工業。這一時期,中華大地上的農業大致可以劃分成北方黃河流域的旱地粟作農業和南方長江流域的水田稻作農業兩大農業系統。展廳裡復原瞭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和陜西西安半坡遺址的場景,觀眾可以瞭解新石器時代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面貌。

商周時期是原始農業向精耕細作農業過渡的時期,青銅已用於制造農具。商代青銅農具有鍤、鏟、斧、錛等,其中鍤是最常見的農具之一,其用途為掘土,可以開溝渠、作壟。館藏商代青銅鍤整體呈長方形,銎略成梯形,刃面兩側外翹,鍤內有泥土等殘留物。青銅鍤存世較少,具有較高的歷史和學術價值。到瞭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技術日趨成熟,青銅農具逐漸被鐵制農具代替。

灰陶井、黃釉陶灶、褐釉陶播種俑、綠釉陶舂米俑、灰陶棲鴿臥豚圈……展廳裡的漢墓復原場景,通過形形色色的陶俑、陶模型等隨葬明器,再現瞭漢代生產生活畫面。

綠釉陶作坊是國傢一級文物,生動刻畫瞭漢代糧食加工作坊的形態。作坊中有碓、風扇車、磨等農具,有雞、狗等傢畜,一人在舂米,一人在鼓風燒火,栩栩如生。

中國農業博物館副館長陳軍介紹,執箕執鍤俑是中國農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器型完整、體形高大、神態逼真,代表瞭漢代制陶技藝的較高水準。此俑出土於四川彭山,為泥質灰陶,頭戴圓帽,身著圓領半長衣,腳穿草鞋,右手於胸前執鍤,左手下垂執箕,腰間還別瞭一把長刀,可能是莊園主的傢兵,平日務農、戰時為兵,體現瞭漢代四川地區的農業生產和莊園經濟情況。

感悟古人智慧

犁、鋤、鐮、磨是傳統農業勞動中最具代表性的4種農具,分別應用於耕地、中耕、收獲、加工等農業生產過程。中國的犁由耒耜演變而來,最初為石犁,後來發展出青銅犁、鐵犁。犁的出現,將由上而下破土、間斷式進行的耕地方式變成由後向前推進、連續性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瞭耕地效率。唐代在直轅犁的基礎上發明瞭曲轅犁,標志著中國犁耕技術進入成熟階段。曲轅犁犁體短小,操作靈活,更適合在南方水田使用,而且能滿足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

“中國的犁在漢唐時期傳入亞洲各國,18世紀傳入歐洲。可以說,犁的傳播推動瞭世界農業生產水平的發展。”中國農業博物館社教部宣傳講解組組長晁辛寧說。

磨是使谷物脫殼粉碎的工具。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發現的石磨盤、石磨棒,距今約8000年—7000年,由砂巖石磨制而成,線條流暢,琢制精細,反映瞭中原地區先民嫻熟的石器制作技巧和較為先進的糧食加工技術。到漢代石磨廣泛使用,多用於磨制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