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如故,再見陌路!高適為何對李白見死不救?

時間:2023-07-20 09:56:39瀏覽次數:1648

幾個月後,李杜相約在梁、宋一帶見面,寓居於此的高適便成為李白、杜甫這兩位詩壇巨星再次相遇的見證人。與杜甫相比,高適與李白年齡相仿,性情相投,都喜歡舞文弄劍,很快就成瞭莫逆之交。三位大詩人一起度過瞭一段美妙的時光:一起作詩,一起吟詩,一起打獵,一起梁園訪古,一起縱酒高歌,一起鬱鬱不得志,食則同羹,寢則同席。杜甫日後作《遣懷》一詩回憶往事:

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

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

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

芒碭雲一去,雁鶩空相呼。

兩個多月後,三人依依惜別、各奔東西。此後數年間,雖然天各一方,但三人間有書信往來,交流詩文,互相激勵。

殊途而同歸

天寶十一載(752)秋,杜甫、岑參、高適、儲光羲與薛據五位詩人同登長安慈恩寺塔(今大雁塔),一人作一首登臨詩。這可能是盛唐詩壇最瑰麗的群英會,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件盛事,其光彩奪目可能僅次於李杜相遇。此時的高適已經49歲。

登塔後沒多久,落魄半生、報國無門的高適很快遇到瞭自己的伯樂——哥舒翰。當年秋冬,高適隨哥舒翰一路向西,到河西節度使幕府任掌書記。天寶十二載(753),哥舒翰率大軍從吐蕃手裡收復九曲(今青海、甘肅相鄰處),被唐玄宗封為西平郡王,高適寫下《九曲詞三首》為之慶賀:

許國從來徹廟堂,連年不為在疆場。

將軍天上封侯印,禦史臺上異姓王。

天寶末期,高適選擇將個人命運與王朝開疆捆綁在一起,在使自己名聲大噪的同時,也為人生的光輝蒙上瞭陰影。天寶十三載(754)六月,楊國忠為報三年前征伐南詔慘敗之仇,在各項戰備工作都不充分的狀況下,強行派李宓率七萬大軍二征南詔。南詔見唐軍勢大,采取堅壁清野、閉城不戰的策略。待到遠征軍糧盡,士兵因疫病和饑餓而死的人數達到十之七八,李宓隻得被迫撤軍,途中又遭到南詔軍隊的追擊,唐軍險些全軍覆沒。在兩次征討南詔的戰爭中,唐軍前後的損失高達十餘萬人。這兩場敗仗,不僅破壞瞭政治生態,還耗盡瞭盛唐的最後元氣,在安史之亂前夜平白損失瞭一支本可用於平叛的生力軍。然而,高適卻作《李雲南征蠻詩》為之鼓吹:“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相逢論意氣,慷慨謝深衷。”在高適筆下,楊國忠和敗軍之將李宓竟有瞭古之賢相名將之風采。為這樣一場慘敗歌功頌德,高適將自己和邊塞詩均置於尷尬的處境。

闕樓儀仗圖。來源/陜西歷史博物館

天寶十一載(752)秋冬間,李白孤身來到安祿山治下的幽燕地區。一年前,李白的好友何昌浩從幽州寫信過來,意氣風發地描述瞭他在安祿山麾下的從軍生涯,牽動瞭李白長久以來的建功立業之志。此時的李白已經年過五十,他明白,這可能是自己最後從軍建功的機會,因而毅然北上。假如安祿山後來沒有造反,李白很可能會成為他的幕僚。從本質上看,李白的幽州之行與高適追隨哥舒翰並無多少區別。

歷史就是這樣的吊詭。當李白到達幽州之時,安祿山卻剛好入長安覲見,二人因此無緣相見。失落之餘,李白順勢周遊瞭幽燕地區。在遊歷中,他親身領略到安祿山大軍的銳氣和軍威,於是作《出自薊北門行》一詩,盛贊安軍“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場。兵威沖絕幕,殺氣凌穹蒼”,甚至還天真地想象他們將為國建功,“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諷刺的是,三年後,安祿山這支大軍將以另外一種方式“歸咸陽”。我們可以假設,若李白真的加入安祿山麾下,當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的命運又會如何?由此看來,李白的無功而返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分道而揚鑣

天寶十四載(755)十月,安祿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亂爆發。叛軍很快攻克東都洛陽,兵臨潼關城下,長安危在旦夕。值此緊要關頭,宰相楊國忠召集百官商議對策。朝中文武百官驚恐萬狀、不知所措。此時,身為監察禦史、跟隨哥舒翰守潼關的高適站瞭出來,建議立即實行緊急動員,動用宮廷最後的錢財儲藏,招募長安城中敢死之士、官員府中的傢丁子弟,死守長安。高適的建議雖然在軍事上未必有可行性,卻是長安朝堂中獨一無二的勇氣。潼關失守,主將哥舒翰被擒,高適幸運逃脫。玄宗入蜀後,早先並不在逃亡隊伍中的高適半道加入,到瞭成都後,因敢言被提拔為諫議大夫。玄宗頒佈命諸王分鎮天下諸道的詔書時,高適曾激切諫言反對,很可能也是出於這層關系,唐肅宗即位後把高適調到自己身邊。這一時期,高適的政治遠見得以充分發揮,他對政治大勢的把握、對時局變化的預測頗為準確,顯示瞭一定的政治智慧——審時度勢,不偏執拘泥。《舊唐書》說他“君子以為義而知變”,確為知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