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如故,再見陌路!高適為何對李白見死不救?

時間:2023-07-20 09:56:39瀏覽次數:1650

《明皇幸蜀圖》。作者/(唐)李昭道(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當安史之亂的消息傳來時,李白正盤桓於金陵,而他的妻子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兒子伯禽在魯郡(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在門人武諤的幫助下,李白成功救出妻兒,一傢人向南逃難,直到天寶十五載(756)秋,才在廬山安定下來。

玄宗在逃亡入蜀的途中,封永王李璘為領四道的節度大使,坐鎮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其中自然有制衡太子之意。在肅宗掌握瞭朔方軍的情況下,玄宗唯有也控制一支具有相當實力的武裝,方可與之抗衡,進而重掌最高統治權。至德元載(756)九月,永王抵達江陵,當時江淮地區的租賦都要通過江陵中轉,故而在很短時間內便招募起數萬軍隊。隨著勢力的強大,永王的政治野心也膨脹起來,在以謀士薛鏐為首的左右幕僚和兒子襄城王李偒的極力慫恿下,決定割據江南,像東晉第一位皇帝司馬睿那樣開基立業。作為聲名顯赫的大詩人,此時已57歲的李白受到永王謀士韋子春的三次延攬,最終入幕。求仕心切的李白似乎絲毫沒有體察到此行所蘊含的政治風險,反而幻想來日自己能像蘇秦一樣衣錦還鄉: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

在永王軍中,李白寫下瞭《永王東巡歌十一首》,盛名不下於駱賓王的《討武曌檄》,為永王大張聲勢。李白一方面被永王收復河南的平叛目標所振奮或許可以部分地解釋他為何入幕永王。但另一方面,李白對永王的野心也並非一無所知,甚至還作詩暗指其有稱帝之志。李白明知永王有不臣之心,不僅以謝安自況,倨傲地認定自己身負談笑間澄清天下的政治才略,還將當下亂局比作東晉南渡: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由此可見,李白在這些詩中所表現出的驚人的忘乎所以,與起兵前後的永王十分相似,這對“君臣”從本質上,都是政治抱負嚴重超越政治才華而不自知的悲劇人物。李白的悲哀在於,他以管仲、樂毅、諸葛亮自居,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但毫無政治實務經驗的他,卻很可能不如自己認定的那樣,天然具備什麼輔弼君王、一匡天下的經世大才。

隨著勢力的強大,永王李璘的政治野心逐漸膨脹起來。來源/電視節目《故事中國》截圖

平亂功臣與階下囚徒

面對永王的叛亂,肅宗當然無法坐視不理,故召來高適商討對策。高適慷慨陳詞,分析瞭江東的各種形勢利害後,斷言永王必敗,深深地感染瞭肅宗。至德元載(756)十二月,肅宗任命高適為淮南節度使,領廣陵等十二郡;任命來瑱為淮南西道節度使,領汝南等五郡;再命兩人與江東節度使韋陟共同配合,平永王之亂。也是在十二月,永王率水軍“東巡”,順長江而下,打出瞭“收復河南”的旗號,顯然是為瞭掩蓋割據意圖的冠冕堂皇之語。不過,一旦穩定瞭江南,永王很可能也會揮師北上,與安祿山叛軍決戰於河南,這不僅是唐玄宗當初分封的意圖,也是他與肅宗爭奪平叛大功進而奪位的必經之路。肅宗之所以對永王集團如臨大敵,固然是擔憂其割據江南,也是不欲他建功河南、獨占平叛首功,從而威脅自己的皇位。

《望賢迎駕圖軸》(局部),描述瞭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在望賢驛迎接由蜀歸來的太上皇李隆基的故事。來源/上海博物館

高適、來瑱和韋陟三大節度使的軍隊會合於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在正式開戰前,高適寫下《未過淮先與將校書》,曉諭永王軍中將領認清形勢,早日歸順朝廷。這一攻心計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永王軍在交戰前就陷入瞭無心戀戰乃至士氣瓦解的狀態之中。

至德二載(757)二月,唐軍進駐長江北岸的戰略要地瓜步(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縣東南),人數隻有三千,但“廣張旗幟,列於江津”,用疑兵之計先聲奪人,挫傷永王軍的士氣。永王和兒子李偒登城隔江遠望,“始有懼色”;大將季廣琛深知大勢不可為,令諸將各奔前程,當日便各自領軍四散而去。就在永王眾叛親離之際,唐軍沿江列陣,夜燃火把,故意讓每個士兵“人持兩炬”,虛張聲勢。永王懷疑朝廷軍隊即將大舉渡江,帶著傢小和親信連夜逃跑,等到次日清晨才發現無人渡江,於是入城收拾散兵,還想有所作為。但唐軍此時真的渡江追擊,交戰中李偒中箭受傷,本就士氣低迷的叛軍一哄而散。永王帶著少量殘軍想經過江西南逃嶺南,但在二月下旬被江西采訪使皇甫侁攔下,最終李偒被當場格殺,永王中箭被俘,很快就在驛館中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