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孩子的開學裝備來瞭解一下

時間:2023-09-01 10:18:06瀏覽次數:1374

開學瞭,不少學生傢長正在給孩子準備開學裝備,入學需要準備什麼,對新生而言,書包、筆、筆袋、橡皮、尺子、塗改液等肯定少不瞭。不論古今,孩子入學都是傢裡的大事。那麼古代的開學裝備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瞭解。

負笈求學拜師

書包是裝書的工具,古代沒有書包,但古人也會給傢中的學子準備裝書工具。

資料圖:《玄奘負笈圖》

在漢代以前,古人讀的書大部分是竹簡,往往一本書需要很多竹簡才能寫成,有時一本書就有一車竹簡,可以說“車”(牛車、馬車)是書包的早期形態。《莊子》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戰國時期的惠施好學博聞,每次外出身後都跟著五輛裝竹簡的車,據此後人常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其實,五車竹簡並不是很多書,大致相當於當代的五至二十本書。

資料圖:海南省博物館藏清代張嶽崧行書軸

漢代之後,竹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更輕便的紙質書籍出現,裝書工具也隨之發生瞭變化。人們開始使用書箱、書篋等工具裝書,其中木質的書箱應用較為普遍,箱內有三層或兩層,分區放置書籍、筆、墨、紙、硯等。學生提著傢人準備好的書箱去私塾、書院上課,或去縣城、省城甚至京城趕考,有點像當代人提著拉桿箱出門。海南省博物館藏有一件民國時期的海南黃花梨書畫箱,高17.5厘米,長53.3厘米,寬19.6厘米,做工十分講究。

後來,又出現瞭一種叫“笈”的裝書工具。笈一般用藤條或竹子編成,可以背在背上,相當於現在的雙肩書包。漢語中有不少含“笈”的成語,如負笈擔簦、負笈從師、負笈往遊、負笈前行等。古代的學子經常背著笈出門拜師或請教學問,笈內通常裝有書籍、衣巾、文房四寶、藥物等。正因如此,在文獻記載中,負笈者通常都有好學的人設。成書於明末的《幼學瓊林》記載:“人稱楊震為關西夫子,世稱賀循為當世儒宗。負笈千裡,蘇章從師之殷。”其中的“負笈千裡”,便勾勒出蘇章拜師求學的決心和毅力。因為用笈攜帶物品比較方便,古時也有學子負笈外出和好友一起踏訪山水,這有點類似如今的研學遊。

唐代以後,隨著民間紡織工藝的發展進步,一些讀書人開始使用佈制書袋、書囊。《南唐書·彭利用傳》記載:“利用對傢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據書史,斷言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意思是彭利用平日裡和傢人、仆人說話,也喜歡尋章摘句、引經據典,世人說他“掉書袋”。這裡的“掉書袋”含貶義,指讀書人賣弄學識。

紙和筆是開學標配

裝書工具有瞭,除瞭書籍,裡面自然還要放入筆、墨、紙、硯、筆筒、筆架等文具,以備課堂之用。

資料圖:清代青花開光花卉紋壽字筆筒

紙張是文化和知識的載體。在人類歷史上,書寫載體先後經歷瞭甲骨、石壁、銅銘、竹簡、縑帛、麻紙等形態,東漢蔡倫改進造紙方法,大大提高瞭紙的質量。但在宋代以前,總體來說紙一直是比較稀缺的資源。據史料記載,東晉醫學傢葛洪年少時傢貧,為瞭學習,他去撿柴火賣,然後拿錢去買紙,每張紙都反復使用多次,上面的字層層疊疊,別人難以辨認。在各類紙張中,數宣紙最為有名,它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易蛀腐,享有“紙中之王”的美譽。在宣紙上寫字,墨韻清晰、層次分明、氣勢溢秀。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用得起宣紙,品質差一些的棉紙、竹紙等,是古時更為常見的開學剛需品。

毛筆起源於戰國時期或更早的時期,《莊子》中有“舔筆和墨”的記載,秦代蒙恬對毛筆進行改造,使筆桿上細下粗、中間鏤空,筆毛納入腔中固定成筆,讓毛筆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於是就有瞭“蒙恬造筆”的典故。

毛筆自出現之日起,就與文字書寫緊密聯系在一起,其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元人方回有詩雲:“世言善書不擇筆,此物豈可不精擇。空弓難責養由射,快劍始堪孟賁擊。”讀書人手中的筆好似射手的弓、武士的劍,是他們手中的武器。我國古代毛筆產地很多,按筆毛可分為兔毫筆、狼毫筆、羊毫筆等類型。不論傢貧傢富,古人都會在開學前給孩子精心挑選一支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