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書齋裡的“禦寒神器”

時間:2024-01-30 10:44:44瀏覽次數:1181

鄭學富

聽雪敲竹,踏雪尋梅,雪中垂釣,圍爐煮茶,飲食養生,吟詩作對……從古至今,冬季雖與寒冷、蕭瑟相關聯,但也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民俗活動和充滿樂趣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從中感受到溫暖與快樂,感受到這個季節獨有的魅力。

黃 卓 繪

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冬日情致很美,有梅花、有松竹、有飛雪、有火爐、有茶酒、有詩詞……但數九寒天裡,古人在吟詩作文、寫字繪畫或者埋頭苦讀時,是如何禦寒取暖的?在此,我們擇選傳統書齋中幾件重要的“禦寒神器”,一起品味其背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

火盆

《胤禛行樂圖冊·圍爐觀書》(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火盆是古人書齋中常備的一種取暖設備。據說,火盆在三國時期就已經使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火盆最早是用泥制成,泥火盆傳熱較慢,但保暖性能非常好,後來又逐漸有瞭鐵、銅制成的火盆。火盆以圓形為主,形狀大小不一,直徑大多在五六十厘米,有的盆邊還刻著裝飾圖案。

古代官員發放俸祿,不光發米,有的還發薪炭錢,也就是現在所謂“取暖費”。唐代詩人宋之問在宮城的秘書省值班時曾作《冬夜寓直麟閣》一詩:“直事披三省,重關閉七門。廣庭憐雪凈,深屋喜爐溫。”王公貴族在冬天常使用銅制的火盆,燃燒木炭取暖。白居易的《賣炭翁》一詩,就描寫瞭伐薪、燒炭的復雜工序和艱辛勞動,反映瞭賣炭老人困苦、辛酸的遭遇。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胤禛行樂圖冊·圍爐觀書》,畫面描繪瞭雍親王胤禛身著漢族文人服飾,坐在火盆旁專心致志讀書的情景。他右手捧書,蹺著二郎腿,左腳踏在火盆邊沿。火盆內炭火正旺,還插著用來撥弄薪炭的銅箸,也叫火筷子。此外,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收藏多件掐絲琺瑯火盆,造型十分精美。

手爐

清雍正黑漆描金山水樓閣圖手爐(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古代文人寫字時感覺手冷,就會將手爐捧在手上,或籠進袖內,故手爐又稱“袖爐”。

手爐在我國歷史悠久,相傳隋煬帝沿運河南巡,在寒冬時節來到江都(今揚州市),江都縣令為討好皇帝,與民間銅匠連夜設計制作瞭一個內置火炭的小銅爐,呈獻隋煬帝取暖,隋煬帝頓感暖和,遂為其命名“手爐”。中唐時期,手爐已成為官宦人傢常用的取暖之物;到北宋年間,手爐廣泛走入民間。

明清時期,手爐制作工藝多姿多彩,材質也增添瞭漆器、琺瑯等品種,大多做工精湛、格調高雅。當時湧現出大批名傢巧匠,名傢制作的手爐,融雕、鏤、刻、鑲、磨等工藝於一身,匯詩、書、畫、印於一器,既可作為取暖的器物,又是把玩的工藝品。如晚明嘉興名匠張鳴岐制作的手爐被稱為“張爐”,馳名大江南北。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裡也多有手爐的描寫。如《金瓶梅》第六十八回中,愛月兒“一手拿著銅絲火籠兒,內燒著沉速香餅兒,將袖口籠著熏熱身上”,這裡的“銅絲火籠兒”即手爐。《紅樓夢》第六回,寫劉姥姥進大觀園,歷經周折見到王熙鳳,但見王熙鳳“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紅樓夢》第八回也寫道:“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來與黛玉送小手爐……黛玉一面接瞭,抱在懷中。”

“春信侵尋檻外梅,倚吟秉燭共徘徊。輕寒不入深庭院,女伴攜爐得得來。”乾隆皇帝這首題畫詩中所提到的“爐”就是手爐。清代學者張劭也有一首名為《手爐》的詩寫道:“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頂伴梅花平出網,展環竹節臥生枝。不愁凍玉棋難捻,且喜元霜筆易持。縱使詩傢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暖硯

清康熙松花石夔龍紋暖硯(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硯臺是古代重要的“文房四寶”之一,但那時由於缺少取暖設施,石質硯臺中的墨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結冰,令文思泉湧的文人墨客煩惱不已。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漠北軍帳中起草戰鬥檄文時,硯臺中的墨便凍結瞭:“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李白也遇到過這種窘況,無奈地嘆息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其實在唐代已經有瞭暖硯,可能因為兩位詩人當時沒有條件使用這一“神器”,才發出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