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國傢考古遺址公園 生動展現五千年前璀璨文明

時間:2024-02-20 09:52:32瀏覽次數:837

莫角山宮殿區由幾處人工堆築的臺地組成,其中規模最大的叫大莫角山臺地,堆築最高點達16.5米,遠遠超過城墻的高度。“這裡是良渚古城的權力中心,象征著至高的地位。”鄭佳說,“2023年6月15日上午,第19屆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大莫角山臺地上成功舉行。”

大莫角山臺地底部貼有幾個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即可開啟一場“穿越之旅”。“這是2023年10月上線的‘朝聖之路’AR體驗,運用最新科技手段打造瞭6個AR場景,展現良渚先民的生活環境、陶器制作、宮殿建造、祭祀儀式等。遊客在登上莫角山頂的過程中,可以在手機上自由觀看各個AR場景,感受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奇妙體驗。”鄭佳說。

良渚先民不但營建瞭宏偉的古城,還修築瞭龐大的外圍水利系統,這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水利系統和世界上最早的攔洪大壩工程。良渚水利系統充分體現瞭古人的治水智慧,不僅具有防洪功能,還形成瞭連接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運輸網。

走進老虎嶺遺址公園內的遺址陳列館,可以看到一處水壩遺址剖面。剖面上有清晰的塊壟狀分層,這是草裹泥的痕跡。“草裹泥是良渚文化獨具特色的一種建築工藝。用木叉撬起一塊淤泥,用苕溪邊的蘆葦進行豎向包裹,再用蘆竹條等進行橫向纏繞,就做成瞭一塊草裹泥。”講解員介紹,草裹泥和現代修水壩用的草袋功能相似,可使土壩不易崩解。

水壩遺址外有一層透明的保護罩,采用特殊玻璃材質制成,在保護遺址的同時不影響遊客觀看。遺址陳列館內部安裝瞭紅外網格相機和溫濕度傳感器,對遺址本體進行24小時監測,以便實時掌握遺址安全情況。

瑤山遺址位於良渚古城遺址東北約5公裡的山丘上,由一處祭壇和13座高等級墓葬組成,出土瞭數量眾多的精美玉器。沿著階梯登上祭壇,可以看到祭壇頂部呈平整的長方形,中間偏東的位置有一個用灰色黏土填埋的回字形溝槽。專傢研究認為,這個祭壇除瞭用於祭祀,很可能還具有天文觀象、測年計時的功能。

先民生活多姿多彩

良渚先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有哪些發明創造?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來到位於良渚古城遺址東南面的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介紹,良渚博物院常設展覽分為“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3個展廳,共展出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石器、陶器、漆木器等文物600多件(組),並結合數字化展示、場景復原、互動體驗等方式,讓觀眾全面瞭解良渚遺址考古成果及其價值,瞭解良渚文明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意義。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4300年,主要分佈於長江中下遊環太湖地區。這一時期已經有瞭發達的稻作農業,出現瞭一些新型農具。距良渚古城東面20餘公裡的茅山遺址發現瞭總面積5.5萬平方米的古稻田,有東西向的灌溉水渠和南北向的紅燒土田埂,堪稱“史前的超級稻田”。

展櫃中陳列著一件茅山遺址出土的分體式石犁,由幾個部件組合構成,整體呈三角形,並帶有鉆孔。

“分體式石犁是良渚農具的傑出代表,形狀與今天的鐵鐮非常相似,是良渚先民用來翻地的工具。”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社教專員葉素芬介紹,早在崧澤文化時期(距今約6000年—5300年),江南地區就出現瞭體形較小的石犁。到瞭良渚文化時期,石犁變大變長,將間斷式小觸面耕作變為連續的大觸面耕作,大大提高瞭生產效率。

“這是良渚古城內出土的炭化稻谷。它們與現代稻谷相差無幾,已有秈稻、粳稻之分。”葉素芬說,古城宮殿區南面的池中寺遺址發現瞭39萬斤炭化稻谷,專傢推斷此處遺址應是古城糧倉。

展廳內還展示瞭良渚古城卞傢山遺址出土的豬骨、桃核、南酸棗核、螺螄殼、河蜆殼等。考古發現表明,良渚先民除瞭種植水稻,還飼養傢畜、栽種果樹,進行漁獵、采集活動,飲食結構豐富多樣。

良渚文化時期產生瞭以制陶業、玉石業、漆木業等為代表的專門手工業。良渚先民使用先進的快輪加工技術制陶,陶器形態規整對稱,整體風格端莊穩重,有炊煮器、盛食器、酒水器、存儲器等類型。

刻符黑陶罐是良渚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它是一件短頸、寬肩、鼓腹的圓形容器,在餘杭區南湖被發現,由於長期埋藏於水中,表面有大片紅褐色水銹。湊近端詳可以看出,陶罐肩部一圈有12個刻符。

“良渚陶器上發現瞭大量刻畫符號,既有圖畫式的表意性符號,也有線條簡單的指事性符號。考古學傢認為,這些符號可視為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對研究中國文字起源有重要價值。”葉素芬說,這件黑陶罐上的刻符記錄瞭良渚先民用網、箭獵捕一隻老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