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弓箭真的無敵嗎?

時間:2023-10-16 09:54:39瀏覽次數:1741

中國古代兵器種類眾多,但如果非要從中挑選一種最厲害的,恐怕非弓箭莫屬,正所謂“大將軍不怕千軍,就怕寸鐵”。所謂“寸鐵”,指的就是弓箭的箭頭,學名叫“箭鏃”。在軍事之外,人們還習慣用弓箭象征陰謀詭計或其他難以預料的事情,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因為箭射出的速度太快瞭,且在一定距離內難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等人感受到,基本上為時已晚。

影視劇中郭靖反手拉弓,一箭雙雕。來源/電視劇《射雕英雄傳》截圖

弓箭文化的碰撞

弓箭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從現存考古發掘成果看,考古人員在距今2.8萬年前的峙峪遺址(位於山西朔州)發現瞭已知最早的箭鏃。而在人類文明起源地兩河流域的浮雕或其他遺跡中,更能頻繁見到弓箭的身影。有學者推測,弓箭的發明與人們觀察到烏鴉等鳥類通過踩握具有彈性的樹枝來獲得慣性力以便起飛有關,此說頗具爭議,但無可否認,弓箭對弓弦彈性的要求極高。

中國古人對弓箭的作用頗為重視,先秦時期,古人不但發展出一套較為完備的弓箭制作和使用體系,還賦予弓箭軍事以外的作用,形成瞭一種“弓箭文化”。戰國初期撰著的《考工記》,對弓箭的制作進行瞭詳細介紹,如制作弓箭所需材料為幹、角、筋、膠、絲、漆。這六種材料的揀選和拼接不是一次性完成,還要按照季節變化的特點分別制作,最後再逐步連成一體。據研究,制作完成一張弓,最少也要花費三年時間。當然,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和現實的需要,弓箭制作的時間不一定都要花這麼久,但我們也可看出弓箭制作需要一定門檻,絕非用橡皮筋纏住樹枝便可完成。

商代黃玉箭鏃。來源/故宮博物院

由於弓箭制作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且耗費巨大,弓箭也和青銅器等器物一樣,成為象征特權的工具。如周禮中的“嘉禮”,便對弓箭的使用進行瞭詳細規定。先秦以降,流傳於社會上的“六藝”,即包括瞭“射”這一內容,是中國先秦貴族的必修課。崛起於伊朗高原的阿黑門尼德傢族建立波斯帝國後,在教育貴族上也講究“騎馬、射箭和說真話”。在東西方世界,弓箭這種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已經成為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壟斷性資源。

先秦時期的中原統治者絞盡腦汁要把弓箭的使用和制作局限在一定范圍內,但他們很快就遭遇瞭遊牧文明的挑戰,弓箭的使用也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雖然沒有中原地區那麼精湛的制箭技術,但他們從獸類身上取材,弓箭使用也相當普遍,還練就瞭一邊騎馬快速奔馳,一邊不斷射出箭矢命中目標的技藝。靠近遊牧文明區的趙國因此吃瞭不少虧,戰車上的弓箭手和步兵無法有效反制疾馳的遊牧騎士,被他們牽著鼻子走。趙武靈王痛定思痛,決定拋棄傳統的戰車使用,效法遊牧民輕裝上陣的作戰方式來提升戰鬥力。經此革新,趙國的騎兵集團迅速在七國爭霸中脫穎而出,並影響到瞭尚在探索強國之道的秦國。

影視劇中的趙國弓箭手。來源/電影《墨攻》截圖

劉邦擊敗項羽、定鼎中原後,來自北方遊牧文明的威脅更強烈瞭。此時,北方的草原地帶已暫時擺脫瞭四分五裂的局面,出現瞭龐大的軍事集團。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平時牧馬放羊,需要弓箭護身或駕馭畜群,這種生活所需決定瞭匈奴人必須相當熟悉弓箭的使用,還得是一邊騎馬一邊靈活使用。因此,中原地區剛剛從戰亂中喘過氣來,匈奴已經是“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匈奴人在生產生活中廣泛使用弓箭,為其在軍事上壓制中原奠定瞭基礎。劉邦深陷白登之圍,便是匈奴騎士集群誘敵深入然後分割包抄的傑作。即便後來漢代進入文景之治,晁錯在談及北部邊防的局勢時,仍心有餘悸地奏明:“匈奴騎兵,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指西漢)之騎弗與也。”

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匈奴人把弓箭用得天花亂墜,也未嘗沒有破解的辦法。例如,匈奴人雖擅於騎射,但他們不善短兵相接,一旦對手裝備厚甲利刃,近距離進攻,那麼匈奴人便會祭出“遠遁”的招數。因此,每當漢代集結重兵打算痛擊深入中原的匈奴騎兵,對方就會一溜煙地返回大漠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