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弓箭真的無敵嗎?

時間:2023-10-16 09:54:39瀏覽次數:1743

北宋在弓弩的使用上嘗到瞭甜頭,但他們並未繼續花精力維持這一優勢,而是隨著宋遼和議的實現而日益松懈,表現在弓弩制作方面便是“筋膠不固”,說白瞭就是弓弦和弓身容易脫節。制造武器的兵工廠隻知道濫竽充數,負責核檢武器質量的官員也應付瞭事。北宋仁宗時期,出現瞭宋軍弓箭手射不穿西夏人鐵甲的窘狀,至於精準度這些更是無從談起。西夏在弓箭的配備和使用上則一度趕超西北地區的宋軍。史料記載,西夏正規軍團練使以上每人裝備弓一張、箭五百,刺史以下每人也能擁有箭三百支。在實際作戰中,宋軍十分忌憚西夏步弓手,稱其“挽強註射,鋒不可當”。

另外,由於宋軍長期偏重弓弩手訓練,導致宋軍槍牌使用比重極低,底層士兵不敢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進行硬碰硬的野戰,多選擇退到堡壘死守。結果,熟悉地形的西夏人趁機切斷瞭通向堡壘的水源,又截斷瞭宋軍退路,堡壘裡的宋軍隻能繳械投降。此後王安石變法,設立軍器監加強對武器制造的核驗,才部分扭轉瞭頹勢。

北宋覆亡後,南宋延續瞭神臂弓和床子弩等武器的使用,在局部戰場取得上風,如金將完顏宗弼(即金兀術)在陜南富平擊敗瞭西北宋軍主力後長驅直入,試圖占領四川,結果在和尚原被吳玠指揮的宋軍弓弩手居高臨下反制,史載戰場上“勁弓強弩,分番迭射……連發不絕,繁如雨註”。金軍雖然攻勢兇猛,也未能沖破層層箭雨。此後金軍試圖繞過這一要隘,又被宋軍弓弩手打回,引得完顏宗弼感慨:“見宋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

南宋靠弓弩穩住瞭四川的戰局,間接保住瞭半壁江山。在這之後不到百年,蒙古人又靠騎射馳騁歐亞大陸。蒙古人對弓箭的使用和匈奴人近似,都對騎射有極高的要求。不同的是,蒙古人在裝備弓箭上多瞭些講究。蒙古騎手一般裝備兩把弓,各配箭矢三十支。兩把弓所用的箭矢不同,前者重量偏輕,但箭頭細,用於遠程射擊,另一張弓所用箭矢的箭頭較寬大,箭身偏短,用於距離較近時射出。蒙古騎手在進攻時會從敵方兩翼包抄過去,一邊迂回一邊射箭,等到箭矢用盡或對方陣腳崩潰,自己再揮刀闖入。

《寒原獵騎圖》(局部)。作者/(元)佚名,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蒙古人憑此便能征服歐亞大陸。在征伐四方的過程中,蒙古軍事集團不斷汲取周邊文明的長處,尤其是在軍事領域。忽必烈伐宋時領會到瞭神臂弓的優勢,命令宋降將王青主持批量生產列裝。金人對火藥和投石機的使用、宋人的戰船制造等都被忽必烈吸收並在內部推廣。然而,元代立國後,為瞭維護蒙古傳統軍事貴族的利益,統治者繼續突出騎射的作用,而對他們如何學習敵人優勢的過往隻字不提瞭。

弓箭的高光時刻與退場

明清時期,火藥的大量運用使火銃與火炮開始挑戰甚至取代弓箭在古代戰場中的地位。明軍在朝鮮和遼東戰場大量使用火銃手和由葡萄牙傳入的火炮,收效很大。與此同時,西歐世界對弓箭的使用也達到巔峰,繼而衰落下去。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國的弓箭手會使用一種五英尺長(約1.8米左右)的紫衫木弓,這種長弓每分鐘能連發10-12枚長1碼、射程200碼的箭矢。法國的封建主裝備厚甲,試圖以集團沖鋒的方式打垮英國弓箭手,結果反被射得人仰馬翻,後隊被前隊牽絆,攪合成一片。英法百年戰爭中規模較大的幾次會戰,如普瓦提埃、克萊西和阿金庫爾會戰,均以英國弓箭手集群行動大獲全勝告終。法國騎兵則因難以沖破英國箭雨,逐漸被時代淘汰。此後法國人吸取教訓,轉而發展炮兵部隊,才實現瞭對英國弓箭手的有力壓制,並以此收復瞭北部失地。在這之後,連英國人自己都拋棄瞭弓箭,使其變成鄉紳貴族內部一種純粹的體育活動。人類歷史已進入熱兵器爭雄的“火藥時代”。

明清易代戰爭中,後金或清代習慣強調自己在騎射方面的優勢,如薩爾滸之戰中女真人便以弓箭僥幸擊敗瞭裝備火銃的明軍,不過,這一次明軍的失敗主要是由於兵力分散,又遇下雨多霧的惡劣天氣,影響瞭火器的發揮,並非火器不如弓箭。

明代紅夷型火炮。來源/中國人民軍事革命博物館

在努爾哈赤進攻寧遠的戰役中,後金軍便被明軍的“紅夷”大炮狠狠上瞭一課。此後皇太極即位,積極引進明軍火炮技術,並有意識收編降人,組建瞭漢軍八旗,命其為步騎兵進攻時提供火力掩護。在大凌河戰役和最關鍵的松錦之戰中,清軍(皇太極此時已改國號金為清)都利用火炮實現瞭對明軍的火力壓制,連明將祖大壽都感到不可思議,繼而喪失守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