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弓箭真的無敵嗎?

時間:2023-10-16 09:54:39瀏覽次數:1744

弓箭對匈奴人日常活動的塑造,使他們習慣瞭與對手保持一定距離的反復拉扯,等到對方力量耗盡再全線出擊,撈取戰利品。可漢武帝時期的西漢不但組建起騎兵集團,訓練他們掌握瞭近戰沖擊的戰術,還多次深入大漠,一邊尋找匈奴主力決戰,一邊伺機搗毀對方巢穴,掠取或殺光他們的畜群。

匈奴人在漠北之戰中被數以十萬計的漢軍騎兵集團重創,被迫西遁,匈奴統治集團內部也因漢軍的反復打擊出現分裂。漢武帝時期對匈奴作戰的成功證明瞭遊牧民族的騎射優勢並非戰場致勝的決定性因素。而這個道理,還將在蒙古征伐歐亞大陸的歷史中被證明。

中原王朝有多重視弓箭?

秦漢以後,中國進入民族大融合的魏晉南北朝時代,遊牧民族在騎射方面的特點被中原地區吸收;反過來,農耕文明地區制造弓箭的技術也傳給瞭前者。有一統天下志向的南北梟雄都致力於在軍隊內部推廣弓箭,如北魏的騎兵集團基本延續瞭北方遊牧民族騎射的優勢,而南朝雖然缺少騎兵,但在步兵作戰或車戰中也積極引入弓箭,如風雲一時的北府兵軍陣便包含瞭一定數量的弓弩手,以應對北朝騎兵的突擊。

到瞭唐代,弓箭的熱度不減,被正式列為王朝選拔軍事人才的重點考核內容。如武則天時期開創武舉,在武舉考核的九門科目中,有五門都屬於射箭范疇,分別為馬射、步射、平射、筒射與長垛。弓箭此時也經歷瞭專門化,分為用於步戰的長弓、用於騎戰的角弓以及狩獵所用的稍弓等。武舉考察弓箭,既是在考驗參選者是否具備拉弓的氣力,也是在考察其能否在不同狀態下保證擊中目標的精準度。不過,唐代武舉雖然重視弓箭使用,但在實際作戰中並未完全依賴這種武器。如在野戰中,唐軍官兵仍需時刻做好在箭矢用完後提槍拔刀格鬥的思想準備。

三國魏青銅弩機。來源/中國國傢博物館

唐亡後,在東北崛起的契丹借中原軍閥混戰從石敬瑭手中謀得燕雲十四州(原為“十六州”,後周收復兩州)的“漁翁之利”,這給五代之後完成局部統一的北宋帶來瞭極大的困擾。契丹騎兵強盛,宋人自己要供養騎兵所需的優良馬場卻大部分被契丹吞並。在北宋建立初期與遼的爭鋒中,宋雖然階段性勝利不少,但每到關鍵性會戰便掉鏈子,乃至全軍潰敗,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契丹騎兵集團機動性強、支援快,且契丹人也擅長弓馬,每個契丹人都有四張弓,外帶四百支箭矢。

《射騎圖》。作者/(五代)李贊華(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相比之下,宋軍無論在騎兵數量還是弓箭使用上都同對方存在一定差距,結果損失慘重。在宋軍幾乎要取勝的高粱河之戰中,耶律休哥統援兵及時趕到戰場,與困守燕京的遼軍裡應外合,反制宋軍。面對一邊從兩翼包抄而來的敵人,一邊呼嘯而來的箭雨,宋太宗趙光義即便心有不甘,也隻能倉皇撤退,但仍被箭矢射中大腿,疼痛到無法騎馬,隻能靠驢車搭載南奔。

北宋初期對遼作戰的反復失利,促使北宋統治者在弓弩的使用上狠下功夫,東京開封設置瞭專門制作弓箭的南北作坊和弓弩院,宋廷定期派專人來檢查弓箭的制作情況,防止偷工減料。《宋史·兵志》中也明確要求禁軍將精力分為十分,二分學弓,六分學弩,剩下兩分才去學槍牌。北宋偏向防禦性的國策在武器訓練使用上便可看出端倪。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制衡契丹騎兵的最有效武器,也隻有弓弩(火藥此時雖已產生,尚被用作燃燒性武器,未演化為成熟的火槍等)。宋人使用的最好的弓是神臂弓,弩是床子弩。在這裡,還得適當解釋下弓弩的聯系與區別,二者原理近似,但弩比弓的優勢更大:第一是使用上簡便,省力且好固定箭矢;第二是精準度更高;第三是射得更遠,如神臂弓最遠能射372米左右,而床子弩的射距能達500米。床子弩一般會裝配多支弓,以實現火力最大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北宋真宗即位不久,遼蕭太後就興兵南犯,河北地區的宋軍雖然打得被動,大多表現為據城死守,弓弩卻給遼軍帶來不小的殺傷,就連遼軍高級指揮官也未能幸免。如遼大將蕭撻凜在攻打宋軍據守的涿州時被弓弩打傷瞭一次,遼駙馬蕭勤德也被宋軍弓弩擊中。蕭撻凜不吸取教訓,繼續揮軍南下,試圖襲取開封,結果在途中被宋人床子弩擊殺。遼統治層大受震撼,不得不收斂野心尋求和談,“澶淵之盟”由此促成。